近日,受本地污染物累積疊加、上游污染輸送的共同影響,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部決定自12月23日0時起,全市啟動重污染天氣Ⅱ級(橙色)應急響應。
重污染天氣是在無風、逆溫和高溫等不利氣象條件下,污染物在空氣中堆積導致的空氣污染現象。其中,以PM_2.5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氣是影響全省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污染排放、氣象條件和區(qū)域傳輸三大因素影響下,宿遷空氣質量也不容樂觀。
重污染天氣管控事關藍天保衛(wèi)戰(zhàn)成果鞏固,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尤其在“天不幫忙”的時段,更要通過人的努力把污染程度降到最低。
雖然大氣污染治理涉及諸多方面,但最關鍵的是“精準”二字。比如,可抓住重點行業(yè)和領域,在工業(yè)涂裝、木材加工等行業(yè)持續(xù)推動產能壓減和行業(yè)轉型升級,實施工業(yè)污染排放深度治理;在居民取暖、柴油貨車、農業(yè)生產等領域做好源頭防控;提升散煤、燃煤小鍋爐和工業(yè)爐窯等分散低效燃煤污染治理水平。
在緊抓污染治理的同時,群眾的個人防護也不能松懈。
要知道以PM_2.5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氣可能會引起咳嗽、咽喉痛、眼部刺激等,還可能會誘發(fā)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急性發(fā)作或病情加重。
所以我們應盡量減少暴露在室外的時間,減小室外活動強度。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的人,更應在霧霾天減少室外活動頻次。因為此時容易因缺氧而誘發(fā)心肌梗死、心絞痛等疾病。當出現中、重度霧霾天氣時,年老體弱多病者應減少外出頻次。
在生活中,遇到霧霾天氣時我們應保持門窗緊閉,以降低空氣污染物從室外到室內的滲透率、降低室內PM_2.5濃度??梢赃x擇具有品牌信譽度的室內空氣凈化器,還可以在室內種植綠色植物,以降低室內的飄塵和PM_2.5濃度。在飲食上也要適當調節(jié),以清淡為佳,可多吃蓮子、百合、銀耳羹、鴨肉粥等食物,具有養(yǎng)肺功能。(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