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報評論員 豐賢勝
你的人生可曾被某個成語啟迪?是“洗耳恭聽”,還是“四面楚歌”?站在淝水之戰(zhàn)古戰(zhàn)場,你是否能感受到歷史濤聲中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近日,一場有關成語公園的謀劃研討設計推進會在合肥召開,根據初步方案,成語公園或將落地合肥。這無疑是個令人期待的好消息,你期待中的“合肥版”成語公園當如何精彩呈現?
成語是漢語的一種獨特表達和優(yōu)雅存在,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語大多源自中國古代的神話寓言、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文學經典等,有的充滿哲理,有的富含警示;有的生動形象,有的妙趣橫生,流傳千年、歷久彌新。可以說,成語是中文的瑰寶,是中華文明的“化石”。
在文化交流層面,成語與古詩詞一樣,是中華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鏡鑒的生動載體,一句“各美其美、和合共生”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寫照。做好成語的傳承還事關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來自哪里?來自對腳下這片土地的認同和熱愛。精彩的成語故事是教育人們愛土愛鄉(xiāng)愛國的好教材,能幫助人們熟悉歷史,了解文化,認識自己。
安徽具有深厚的歷史稟賦和成語“基因”。放眼望去,江淮大地到處皆有成語典故的山川勝跡——“過門不入”,源于夏禹在懷遠涂山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講的是發(fā)生在八公山下的秦晉“淝水之戰(zhàn)”;“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講的是楚漢之戰(zhàn)的垓下之圍;“才高八斗”比喻曹子建才華蓋世,他的流放地因此留下地名肥東八斗鎮(zhèn);“洗耳恭聽”講的是上古高士許由、巢父避世隱逸,巢湖市至今存有洗耳池;“百步穿楊”出阜陽,“不越雷池”看望江,“群賢畢至”集賢關,“時苗留犢”在壽春……“過門不入”訴說著先賢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霸王別姬”讓我們深切感悟英雄落幕的悲愴,“洗耳恭聽”里深藏的是謙卑與尊重。無論你身處人生哪個階段,你總容易從豐富的“成語寶藏”里找到屬于你的“成語故事”。這樣的安徽山水人文怎能不叫人熱愛與自豪?
巢湖洗耳池公園。記者 馬豐成 攝
“合肥版”成語公園,要如何講好成語故事?首先要在文旅融合上下功夫。要乘借合肥打造安徽文旅總樞紐的東風,守正創(chuàng)新,實現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做到有故事、有場景、有互動,可感、可賞、可玩。唯有如此,才能讓成語公園出新、出彩、出圈。前不久,山東臨沂一紅色景區(qū)推出沉浸式影視體驗項目《跟著團長打縣城》,網友直呼“沖鋒號響起,熱血就沸騰了”。這個項目的成功,關鍵在于有歷史、有場景、有互動,游客能身臨其境、參與其中、感同身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肥版”成語公園能不能再現“淝水之戰(zhàn)”?在合肥能不能看到“霸王別姬”?
另外,“合肥版”成語公園還要發(fā)揮合肥的科創(chuàng)優(yōu)勢,做好科文融合大文章。在21世紀建設成語公園,應當用好現代科技手段,讓古老的成語故事精彩呈現,煥發(fā)現代魅力。要借鑒應用國內外成熟的科技文旅項目經驗,用好聲、光、電、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新場景、新業(yè)態(tài)、新體驗,讓沉浸更逼真,互動更強烈;要以人為本,注重優(yōu)化游客互動體驗,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傳授與互動結合、展陳與研討結合、現有與創(chuàng)造結合、漢語與外語結合、線下與線上結合,讓大家在成語寶藏里吸取營養(yǎng),收獲快樂。
讓我們一起期待“合肥版”成語公園精彩呈現!
“巢湖觀瀾”融媒體工作室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