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清寺位于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城關(guān)鎮(zhèn),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臺寺,后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與濟南靈巖寺、南京棲霞寺、當(dāng)陽玉泉寺并稱中國寺院四絕。
國清寺不僅是我國佛教天臺宗的發(fā)祥地,還是日本、韓國天臺宗的祖庭,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力。天臺宗創(chuàng)始人叫智顗(yǐ),因給晉王楊廣授過菩薩戒而被尊稱為智者大師。智者擅長講經(jīng)說法,被佛學(xué)界公認為東方的釋迦牟尼,地位崇高。“天臺宗”也因創(chuàng)始人智顗常住浙江臺州的天臺山而得名。
因深藏于幽谷之中,國清寺顯得“遺世而獨立”。寺廟周圍環(huán)境清靜幽美,古木參天,綠樹成蔭,一座座隋朝建立的建筑錯落在古樹的包圍之中。寺前照壁拱橋,碧水長流,寺內(nèi)殿宇輝煌,處處奇觀,如同一幅天然畫卷,成了游人理想的旅游之地。寺內(nèi)文物古跡薈萃,過了千年依然生機盎然的隋梅、巍然聳立的九級隋塔、勝跡長新的隋代國清寺,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三隋勝景。
千百年來,國清寺保持著最初的修行方式,強調(diào)農(nóng)禪并重,也就是說修行和勞作都作為平時修行的必備功課。站在山體高處眺望,視線所觸及的山林、良田都是屬于國清寺的寺產(chǎn)。國清寺齋堂的飯菜膳食也因具有純天然綠色無公害的特點而聲名遠揚,甚至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國》。
國清寺沒有五臺山、普陀山等寺廟的名氣,但它有毫不遜色的“佛性”,去過的游客有口皆碑。評為5A景區(qū)時,國清寺被要求漲門票,遭到國清寺里的僧人極力反對,紛紛表示“談錢是種罪過”,后來甚至取消了門票,被稱為“最良心”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