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大伊山(攝/孫靜 大伊山景區(qū)供圖)
大伊山景區(qū)位于灌云縣城北部,占地5平方公里,自古就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美譽。大伊山屬泰山支脈,誕生于太古年代,距今己有20億年的歷史。由12座山峰組成,最高峰226.7米。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和“蘇北第一叢林”之美稱,為省政府重點發(fā)展的蘇北三條重要風景線之一。大伊山景區(qū)1999年被批準為國家二級園林,2011年被授予連云港市“十佳景區(qū)”,2012年獲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2013年獲省級森林公園稱號,2017年7月獲市文明示范景區(qū)。
大伊山景區(qū)交通優(yōu)勢明顯,距在建的花果山國際機場12.3公里,連淮揚鎮(zhèn)高鐵灌云站7.7公里,西鄰長深高速灌云出口,東至204國道,北至233省道,距連徐高鐵海州站30公里、淮安機場60公里 ,融于長三角地區(qū)3個小時生活圈內。大伊山正憑借巧奪天工的自然風光和鐘靈毓秀的豐厚底蘊,成為國家級旅游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佛、神、奇”是景區(qū)的四大特點。古:大伊山歷史悠久。坐落在大伊山東麓青風嶺上的石棺墓遺址,是距今6500年歷史的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海船石巖畫,美鹿石巖畫,美女巖畫等古石刻為古代先人留下的生活遺跡。佛:被譽為“淮北第一神山”的大伊山,古時山上廟宇如林,是蘇北乃至魯南地區(qū)宗教最為發(fā)達的地區(qū)。距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的石佛古寺,是大伊山宗教文化的代表。2009年建成的伊山大佛素有亞洲第一座佛之美稱,佛像采用鍛銅工藝制造,海拔高度六十六米,佛體高三十三米,蓮花臺高六米。大佛為釋迦牟尼說法坐像,慈悲、莊嚴,令無數(shù)瞻仰膜拜者歡喜贊嘆,倍生虔誠恭敬之心。在建的廣善塔也將成為灌云縣城的標志性建筑。神:大伊山被譽為“東海勝境,淮北神山”,有神仙洞,仙姑洞,白云洞,熊神谷,入仙門等眾多的景點與神仙有關。奇:奇峰怪石,奇巖妙崖成為大伊山的耀眼之珠。鱷魚石,蛙石,官印石,獅身人面石,飛人石等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流泉飛瀑,噴花泄玉。
大伊山景區(qū)優(yōu)良的山水景觀、深厚的文化底蘊,秉承全域旅游發(fā)展理念,整合大伊山山體和周邊資源,深化景城融合、產業(yè)融合,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著力建成集佛教文化體驗、溫泉休閑度假、歷史遺跡研學、鄉(xiāng)村民俗休閑等功能于一體,致力打造集觀光、休閑、度假、娛樂主客共享的長三角知名的佛教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