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金天勝)近日,一面繡著“真心為民辦事 傾心為民解憂”的錦旗,在天臺縣“新三合人”綜合服務工作站溫暖亮相。來自安徽的新居民李女士眼含熱淚,緊握工作人員的雙手道謝:“是你們讓我的孩子重獲希望,沒有你們幫忙,孩子可能永遠拿不到殘疾證,更別說走進校園了。”
這感人一幕,源于一次暖心發(fā)現(xiàn)。今年1月11日,三合的流管員在洋頭村走訪時,發(fā)現(xiàn)7歲的小童(化名)因智力障礙無法正常交流。更令人揪心的是,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戶籍不在本地、對相關政策缺乏了解等原因,孩子遲遲未能辦理殘疾證,正面臨失學的困境。
工作人員立即啟動“新三合人”幫扶機制,全程陪同小童的家長,為小童辦理智力鑒定并準備申報材料,僅用20個工作日就為孩子取得二級殘疾證。目前,工作站正積極聯(lián)動民政部門、特殊教育學校,全力為小童爭取秋季入學機會。
近年來,“新三合人”綜合服務工作站創(chuàng)新建立“三色管理”機制,對流動人口中的特殊群體實行“主動發(fā)現(xiàn)—精準幫扶—持續(xù)跟蹤”閉環(huán)服務。目前,已累計上門為殘障人士辦理證件37人次,協(xié)助2名困境兒童重返校園,開展跨部門協(xié)同服務58次,用跑腿代辦等暖心舉措切實解決新居民的關鍵小事。
“錦旗是肯定,更是責任?!痹撜矩撠熑吮硎?,將持續(xù)深化“五心服務”品牌建設,通過建立特殊群體需求清單、組建志愿服務聯(lián)盟等舉措,讓更多“新三合人”感受到“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城市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