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我們4S園看看,從4月份開始,小汽車銷售三連漲:5月份銷售額已接近去年同期,6月份本是淡季,又比5月份有所增長。”上周末,南京江寧汽車4S園統(tǒng)計科的陸健剛統(tǒng)計完6月份56家車企的銷售額,就興奮地給記者打來電話。
終于銷售回暖了!記者近日走訪南京各大車市了解到,作為主要大宗消費品,汽車銷售已逐步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逐步反彈和回補。
周末趕“車市”
看車買車人潮涌動
7月12日是周日,入梅以來難得不下雨的一天。上午10點多,記者來到江寧汽車4S園一德系汽車店,大廳內人氣很旺,銷售顧問與顧客三五成群,有的在看車型內飾,有的講解車輛配置,有的簽合同協(xié)議。“我們一早8點多從高淳出發(fā)往這里來,以為很早了,結果到了4S園前的東麒路,導航變成了橙色——大家都是趁著天放晴來看車買車了。”等候試車的顧客陳響告訴記者。
4S園里的另一家德企品牌店同樣是人來人往。“今天人太多了,連咨詢都要排隊。”等著看車的葛女士邊刷抖音邊抱怨。寬敞的展廳中,幾乎每一臺樣車都有了“試乘者”。
南京中升之寶銷售經理趙燚介紹,疫情對汽車銷量影響主要在一季度,產品線未能鋪開,4S店轉型做線上。“3月底復工復產,4月明顯好轉,5月已達到去年同期水平,6月實現(xiàn)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上漲37.13%!”
“自5、6月份以來,周末進店客流180-200組,工作日每天平均也有50組的進店客流。”江蘇天奧銷售總監(jiān)孫輝介紹,購買中高端品牌車的消費者時間相對自由,工作日也有許多人看車買車,一周下來,店員大部分都是“超負荷”狀態(tài)。
“汽車消費市場回暖,是因為前期受疫情影響被壓抑的消費,進入常態(tài)化防控后開始釋放和反彈,加上政府適時出臺一系列鼓勵政策,也助推了車市復興。”陸健說,我省發(fā)布《關于積極應對疫情影響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的若干舉措》,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舉措,為消費者提供降價讓利、金融支持、售后服務等購車優(yōu)惠。江寧東山汽車4S園小汽車銷量占到南京一半,園區(qū)推出“銷售競賽月”活動,不少品牌汽車紛紛響應:某美企品牌車實行零首付、零利率,購車就送萬元禮包;某國產汽車消費券1元抵萬元,特價車限時銷售。這些活動力度前所未有,4月以后汽車銷量節(jié)節(jié)攀升。
20萬元“入門”
豪華車自降身價搶市場
雖然車市總體回暖,但俏銷的主要是中高端合資品牌車。記者在江寧汽車4S園某中檔合資品牌店內看到,展廳內詢價者寥寥,三兩個業(yè)務員齊刷刷低頭玩手機。
同一區(qū)位,不同人氣,后疫情時代的汽車市場“冷熱不均”愈發(fā)明顯。陸健點開4S園6月銷售明細,傳統(tǒng)中高端品牌BBA(寶馬、奔馳、奧迪)和雷克薩斯“逆勢上揚”,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均在5%以上,本田、豐田等日系品牌的“明星”車型依舊緊俏,銷售也小幅上漲,而其余多數車企門店銷售不盡如人意。
江寧汽車流通協(xié)會副秘書長夏兵分析說,中高端品牌車銷量上漲,首先源于其品牌影響力和消費者的換購需求,“大家都在尋求消費升級,中高端品牌車認知度高、影響力大,在一定價格區(qū)間內,出現(xiàn)‘車越貴越好賣’的現(xiàn)象。”
南京市民晏先生趁著端午小長假訂了一輛德資品牌入門級轎車,“家里有一輛普通轎車,這次換車直接瞄準了BBA。”他告訴記者,除了品牌效應,豪華品牌在二手車市場也比中檔品牌更保值。
豪華品牌車自身也通過“價格戰(zhàn)”,搶占中低端車的頂配市場。“豪華車采取‘掠奪式’價格下探,瓜分了本屬于中檔品牌和自主品牌的‘蛋糕’。”夏兵解釋,過去BBA的門檻就是30萬元,如今不到20萬元就能買到一輛入門級豪華車,這給中低端車帶來很大沖擊。做了7年上汽大眾4S店銷售員的馬文志,如今已是展廳經理。他透露,原先的“爆款”車——大眾朗逸一個月能賣出近80臺,但這幾個月銷量至多30臺,“汽車消費人群趨于年輕化,相比車子的性價比,他們更看重其品牌知名度。”
補貼退坡期至
新能源車銷售或迎拐點
新能源車銷售同樣出現(xiàn)“冰火兩重天”現(xiàn)象。上周末記者來到德基負一樓的特斯拉門店,展廳擠滿了看車人,七八位銷售人員來回穿梭,回答一撥撥消費者的疑問;一路之隔的蔚來門店,也有顧客在訂車。可多數車市的傳統(tǒng)新能源自主品牌,人氣不甚理想。
“新能源車面臨一個關口:補貼退坡。”夏兵介紹,去年6月底是新能源車補貼銳減的時間節(jié)點,當時迎來一波搶購潮。從2020年起,新能源車補貼逐年退坡,且對車型還有要求,可享受補貼的車輛續(xù)航里程,門檻從25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7月22日前為過渡期。據此他分析,今年7月新能源汽車銷售或將迎來拐點。
中升之寶同樣經銷德系新能源車。趙燚認為南京不同于北上廣深,不屬于限牌城市,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需求較平穩(wěn),所以他并沒有感受到新能源車市場的震蕩,“把原本給消費者個人的補貼投入到配套設施建設,長遠來看有利于新能源車行業(yè)的發(fā)展,趁著目前有補貼、購置稅減免的政策余溫,新能源車還是早買早劃算”。
采訪中不少購車者也對記者說,補貼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他們更看重新能源車后續(xù)使用成本低的優(yōu)勢。“現(xiàn)在大多數加油站都設置了快充站,吃個飯的時間電就充好了。對于像我這樣短途出行多的人來說,500公里的續(xù)航能力不會讓我有‘里程焦慮’。”蔚來門店一名訂車的顧客說,希望補貼的退坡,換來新能源車更加可靠的性能和城市里更加方便的充電設施。(記者 沈佳暄 洪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