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波華泰小學教務處老師曹睿眼中,餐桌上的“垃圾分類”與“光盤行動”,其實是殊途同歸——“‘光盤’多了,產生的餐廚垃圾就少了,這不就是垃圾分類所倡導的源頭減量嗎?”她說。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如今在寧波,為了實現(xiàn)源頭減量,餐桌上勁吹文明新風。“垃圾分類”“光盤行動”在寧波都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百變吃貨課 “光盤”在行動
一碗飯有多少米?一個班每人一碗飯吃掉多少米?每人一輩子吃掉多少米?
這個國慶中秋長假,華泰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們接到了一個奇特的任務:關于“一粒米”的調查報告。孩子們被要求在國慶中秋長假中,對生活中最常見的主食——米飯進行測算,以作為統(tǒng)計學的入門實踐。
“這是我們學校‘百變吃貨課’中‘算吃課’的一部分。我們將源頭減量工作與統(tǒng)計學相關知識結合,力圖讓孩子們在動腦的過程中,體會一粥一飯的來之不易。”曹睿告訴記者。
試吃、學吃、算吃、畫吃、演吃……華泰小學的“百變吃貨課”主題豐富。“我們在前期調研中發(fā)現(xiàn),小學階段的孩子們要做到‘光盤’,有一些難點被忽略了。比如,如果孩子不懂得如何剝蝦、蟹,或者不會挑魚刺,甚至筷子的使用也不熟練,就會導致學校食堂菜品的大量浪費。”曹睿說。
為此,學校專門在“百變吃貨課”中開設了“試吃課”“學吃課”,看似無足輕重,實則切中要害。“學校食堂會定期提前發(fā)布接下來幾天的特殊菜品。我們會先與家長溝通,讓他們提前在家中幫孩子熟悉這類食物的吃法。”曹睿說。
除了加強對孩子們的引導教育外,華泰小學還特地在食堂餐廚垃圾的收集端下足功夫。目前,華泰小學西校區(qū)開始試點每個班級分桶投放餐廚垃圾,安排值周老師與大隊委員進行紙巾、酸奶盒等垃圾分類的監(jiān)管,并對每個班級的餐廚垃圾進行稱重。
“對于‘光盤’有效、減量明顯、分類正確的班級,我們會予以‘四項競賽’的考核加分,讓‘垃圾分類’與‘光盤行動’成為孩子們值得自豪、值得努力的一項行動。”曹睿說。
文明餐桌 一個都不能少
保潔員、收銀員、服務員,人人做到垃圾分類,這是眼下鄞州萬達廣場的真實寫照。
“曾經我們這里的分類達標率50%都不到??土鞲叻迤?,服務員隨手一擦,餐桌上的其他垃圾就和餐廚垃圾一起,混在垃圾桶里了。”鄞州萬達廣場商戶“涌上外婆橋”的領班蘭文成說。
如今,這一數(shù)字已經超過了95%。
餐廚垃圾分類達標率的顯著提升,源于自上而下、層層落實的垃圾分類管理教育。鄞州區(qū)綜合行政執(zhí)法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以來,鄞州區(qū)開展了餐廚垃圾百日攻堅整治和“清源”行動餐廚垃圾專項整治,宣傳教育與嚴格執(zhí)法“兩手抓”。
“我們店里的每一名服務員都受過垃圾分類的專門教育。所有新入職的員工,會由店長牽頭,開展垃圾分類、食品安全等主題的學習?,F(xiàn)在,服務員在清理顧客殘留的垃圾時,會準確地將垃圾投入餐車的不同位置。”蘭文成說。
不光消費者要做到分類、光盤,餐飲企業(yè)員工自身也是主力軍。鄞州一家酒店在員工餐廳張貼了“拒絕浪費”承諾書,所有員工在上面簽名。此外還新張貼了“關于員工餐廳就餐行為規(guī)范的通知”和員工食堂行為規(guī)范,浪費的員工將被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