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傳媒記者周麗麗
“11.5萬噸!”這個數(shù)字已鐫刻在臺州造船的里程碑上。
6月15日,一艘巨輪正在萬隆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船臺上建造。這是臺州目前建造的最大噸位船舶、首艘超10萬噸級的巨輪,標志著臺州造船能力躍上新高度。
除了能造更大的船,臺州還能造更專業(yè)的船。新型智能雙體風電運維船、甲醇雙燃料船舶、“張謇”號科考船、亞洲最大挖泥船、海上超級冷凍運輸船……歷經十余年沉寂,臺州造船業(yè)正迎來揚帆出海的嶄新篇章。
目前,臺州不少造船企業(yè)訂單排至明年。數(shù)據顯示,一季度全市共有40艘船舶完工交付,共計44.4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7.94%。
?向“十萬噸級”躍遷
臺州造船的“噸位”紀錄正在不斷刷新。
站在萬隆船舶碼頭,正在逐步成型的鋼鐵巨人——挺立船臺的11.5萬噸阿芙拉型油船,巍峨的輪廓在朝陽中若隱若現(xiàn)。
現(xiàn)場,焊槍的藍色弧光如星辰般閃爍,各項工程有序進行,船舶下水指日可待。
這艘入級中國船級社的“海上巨人”,由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SDARI)自主設計。船長249.90米,寬44米,型深21.5米,設計吃水13.6米,設計航速14節(jié),可無限航區(qū)航行,其貨艙容量超過80萬桶成品油或原油。
“這艘船船長相當于8個足球場!船體到甲板的高度足有八九層樓!”萬隆船舶總經理助理泮宇說,“十萬噸級是一個新的造船高度。在四五年前,臺州造5萬噸的船已經算是很不錯了?!?/p>
除了大,它更是一款具備環(huán)保、節(jié)能、安全與經濟性的綠色船型。該型船無論在操縱性能、裝卸貨效率以及節(jié)能環(huán)保等方面都做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實力躍升非一日之功。
“能造大船,與造船技術越發(fā)成熟有關?!便钫f,船廠從4萬噸、5萬噸、7萬噸、8萬噸……一步步,船越造越大。隨著船越造越大,他們對配套硬件都做了升級改造。比如,龍門吊加固加大,讓其能承受更重的船體制造;引進的激光跟蹤焊機,能讓接縫強度提升20%。
記者了解到,這艘在建的阿芙拉型油船,配備的大直徑螺旋槳和節(jié)能消渦鰭等推進設施優(yōu)化匹配設計,可以充分體現(xiàn)船舶的快速性能和低能耗。上層建筑采用的低風阻外形設計、配置抱軸式永磁軸帶發(fā)電機,則能有效降低船舶總能耗和燃油消耗,達到EEDI節(jié)能指標。
“作為黑海、北海、加勒比海及地中海等航線的‘??汀④嚼陀洼喴云渥吭叫阅苌钍苋虼瑬|信賴。這艘船的建造,是我們向高端船舶制造邁出的堅實一步?!便钫f。
造國內首艘民資大洋級科考船
走進浙江騰龍造船有限公司,一艘艘特種船的模型引人注目。該船廠建造的國內首艘新能源旋筒風帆助力推進船“駿百56”輪,填補了臺州乃至國內空白。
“如今,我們正在建一艘嶄新的3500噸級海洋綜合科考船。這是國內民營企業(yè)投資建造的首艘具備大洋無限航區(qū)作業(yè)能力的科考船,由溫嶺30多戶漁民籌資1.3億元建造?!惫こ處熣陆B山說,“六月底合龍后,大船將初展雄姿。”
這是騰龍繼“駿百56”輪之后的又一力作,將刷新臺州科考船建造紀錄。
該科考船全長82米,采用長艏樓與反向穿浪型船首設計,配備開敞式作業(yè)甲板與隱蔽作業(yè)區(qū),可搭載??諠摿Ⅲw探測設備,續(xù)航力達10000海里,自持力超過60天,完全滿足全球無限航區(qū)作業(yè)需求。
“造科考船比起造商船,更加精細?!痹谡憬v龍造船的車間里,工程師們正為船體的焊接精度反復測算,“因為科考船的抗風浪結構比普通船舶復雜3倍,每一塊鋼板的誤差必須小于2毫米?!?
“減搖水艙的測試數(shù)據比預期更好。”船舶設計師指著模擬屏幕上的12級風浪曲線介紹。這項融合了漁船壓載艙經驗與軍工技術的裝置,能讓科考船在臺風邊緣持續(xù)作業(yè)72小時。同時,該科考船吸收了“探索三號”科考船的成熟技術,可搭載布放回收多種ROV、UUV、ARV等水下航行器,可實現(xiàn)12小時內完成海洋地質與生物采樣的功能轉換。
“船將于明年初建成。”章紹山表示,建成后將填補民營資本參與大洋科考的空白,為海洋資源勘探、海底測繪、生物采樣等科研活動提供平臺,并服務于海上風電、油田作業(yè)等產業(yè)需求。
?搶跑低碳航運新賽道
在全球環(huán)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的大背景下,造船業(yè)的低碳轉型,是一場牽動全局的深刻革命。
面對挑戰(zhàn),臺州船企迎難而上。一些船企主動適應國際船舶技術和產品發(fā)展新趨勢,調整產品結構,大力發(fā)展技術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綠色環(huán)保船舶。
走進臺州楓葉船業(yè)有限公司,一艘甲醇雙燃料加油船正在建造中。這是與國際知名百年運輸和物流企業(yè)——意大利航運公司Fratelli Cosulich的合作訂單。
早在2023年7月,F(xiàn)ratelli Cosulich便與楓葉船業(yè)簽署了甲醇化學品加注船建造合同,今年又追加一艘。
“造不了綠色船舶,在海外就沒有競爭力。”臺州楓葉船業(yè)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敏表示,建造甲醇雙燃料電推船需要一定的技術積累,船企已在這一領域深耕多年。
“現(xiàn)在配置的設備是目前階段最新型的。我們一直秉承制造‘綠色’、符合國際一流水準的船舶,以滿足各個國家船東的運營需求。”葉敏說,該型船運載能力超過8000立方米,符合IMO第2類化學品運輸標準,能夠運輸燃料油、生物燃料(最高可達B100)和甲醇。新船將配備兩個固定螺距螺旋槳,每個螺旋槳都由一個電機通過齒輪箱驅動,并配備三臺由MAN Energy Solutions公司提供雙燃料發(fā)電機組,優(yōu)化雙燃料發(fā)電機的使用。
“當下,國際海事組織對碳排放等進行強制要求,將加快催生大量船型綠色化和大型化的迭代需求。面對這一歷史性機遇,機會是均等的,就看誰能率先一步?!迸_州船舶工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楊雋斌表示,F(xiàn)ratelli Cosulich與楓葉船業(yè)的合作不僅彰顯了臺州在綠色船舶建造領域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中持續(xù)提升的地位。此次訂單,不僅進一步鞏固了楓葉船業(yè)在加注船建造領域的領先優(yōu)勢,也展示了國際市場對臺州造船業(yè)質量和效率的認可。
從刷新紀錄的萬噸巨輪,到引領潮流的綠色船舶,再到智能賦能的現(xiàn)代船廠,臺州造船業(yè)正以“大”與“新”的雙輪驅動,在3.0時代破浪前行。手握核心技術與創(chuàng)新動能,臺州這座“造船之城”正在續(xù)寫新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