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76個來自民間的“草根道德獎”彰顯了道德榜樣的力量;在湖州南潯,“最美家風+”早已融入每個家庭,成為社會的精神動力;在湖州安吉,“道德潤村”的余村模式成為社會基層治理的典范……
11月20日北京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公布,湖州名列全國文明城市復評地級市第一、德清縣位列縣級城市第一,拿下了浙江首個市縣“大滿貫”;湖州還是浙江唯一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
這張亮麗的“文明”答卷,與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湖州安吉余村考察時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密不可分。“從安吉的名字,我想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經濟發(fā)展的和諧。”習近平在那次考察時說。
15年來,湖州始終踐行“兩山”理念描繪的美麗畫卷,不僅體現(xiàn)在山青水美與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和轉換上,社會和諧、文明提升同樣是畫卷上的最美景色。由此,也助力湖州城市品牌、城市價值的提升,讓“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成為可能。德清部分草根道德獎集中頒獎 德清發(fā)布 圖
民間自發(fā)、政府引領傳遞崇德向善力量
湖州是太湖邊唯一因湖而名的城市,從公元前248年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在此建立菰城伊始,這里一直因為生態(tài)環(huán)境稟賦優(yōu)異而成“魚米之鄉(xiāng)”。農耕時代“蘇湖熟,天下足”的美譽,就是對湖州富足的最佳注解,而溫潤的山水孕育出湖州人崇德向善的品格。
湖州的德清縣,因“人有德行,如水至清”得名。吟出“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唐代詩人孟郊就是德清人,孝道、仁德的文化一直傳承于當地百姓的基因中。
2008年,78歲的拉煤老人陸松芳捐出拉煤餅所得的1.1萬元錢。有人算過,這筆錢,陸松芳不吃不喝要拉煤餅兩年,合計50萬斤。2009年,他又設立“助人為樂獎”,這是湖州德清的第23個“草根道德獎”,希望有更多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1997年,德清村民馬福建在武康鎮(zhèn)目睹村里存在“敬老不足、愛幼有余”的現(xiàn)象,自掏腰包設立了“孝敬父母獎”,獎勵孝敬父母的優(yōu)秀村民。這個“草根道德獎”的設立,激發(fā)了人們內心的道德力量,道德的提升來自榜樣的力量,而榜樣的力量又轉化為人們的實際行動。
之后民間設獎很快被效仿,這種民間活力也迅速得到政府的回應。德清縣專門成立民間設獎指導管理領導小組,制定管理辦法,抓住公民道德建設的“每一個閃光點”,大力宣傳以形成輿論氛圍。目前,已設76個獎項,涵蓋孝敬父母、助人為樂、見義勇為、保護環(huán)境、勵志助學、網絡公益、誠信農產品等,遍及全縣12個鎮(zhèn)(街道),獎勵群眾超過1萬多名。
通過身邊“小人物”去傳遞德行,在湖州隨處可見。如湖州吳興區(qū)塘紅村有浙江省最大的村級“好人館”,該區(qū)安定書院社區(qū)建有全省首個社區(qū)“好人館”,展出的都是普通人,有些事跡可能是一些你我都能力所能及的。
湖州近郊的南潯,清光緒年間已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之說(財產千萬兩白銀以上曰“象”、五百萬兩以上曰“?!保话偃f兩以上曰“狗”),南潯巨賈皆為絲商。這些商人對后代的教育極為重視,都制定了各自的“家風”、“家訓”,如“得諸社會,還諸社會”、“講信修睦”等家訓歷經百年不斷。
好家訓不只是“王謝堂前燕”,更能“飛入尋常百姓家”。湖州南潯近年廣泛開展家風建設,建有專門的家風傳承館、青少年家風館等。通過開展“最美家風+”活動,通過立家規(guī)、傳家訓、揚家風,創(chuàng)新基層社會治理,推動鄉(xiāng)風、企風、校風、政風建設。目前,該區(qū)已有14萬戶家庭立家訓、傳家教,源源不斷地從社會各個角落釋放傳統(tǒng)家風文化的正能量。
與運用家風這種傳統(tǒng)道德力量相類似,湖州還通過鄉(xiāng)賢的力量助力精神文明建設。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其名著《鄉(xiāng)土中國》中認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有一張復雜龐大的關系網,人熟是一寶。在鄉(xiāng)村,人頭熟、有號召力、德行能做表率的,即為鄉(xiāng)賢。鄉(xiāng)賢參事會起源于德清縣洛舍鎮(zhèn)東衡村,去年國內首個鄉(xiāng)賢參事會建設和運行規(guī)范的地方標準在湖州首發(fā)?!靶∈抡亦l(xiāng)賢,大事找政府”,已經成為湖州鄉(xiāng)間共識。
在民間自發(fā)、政府引領下,通過樹立榜樣、挖掘歷史、善用鄉(xiāng)賢喚起了周邊更多群眾的道德自覺,湖州通過這種潤物無聲的方式傳遞著崇德向善的力量。滬蘇湖鐵路開工儀式現(xiàn)場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資料圖
文明與城市價值交相輝映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30日再次考察湖州,談到疫情防控工作時表示,這是我們社會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建設的一次大考。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州“應對快、行動早、執(zhí)行嚴”,全國率先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洗樓”行動,“盯住重點區(qū)域、隔住發(fā)熱”。其間既有黨員干部和志愿者挺身而出勇當最美“逆行者”的勇毅,也有廣大市民積極配合響應。
“正月初一發(fā)布第一個‘志愿者’招募令,希望招募150名志愿者,原以為會招不滿,沒有想到名額幾乎被‘秒殺’。不到1小時,超過一千名志愿者報名,最終當天招募1500人,是目標數的10倍。全市5.8萬余名志愿者日夜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累計服務達109.2萬余人次?!焙菔形拿鬓k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目前湖州常住人口300多萬,注冊志愿者人數已經超過了90萬,可謂人人爭當志愿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守衛(wèi)浙江北大門的湖州成為全省確診病例最少的地級城市之一,為最先啟動復工復產提供了可能。
2月3日,湖州即出臺浙江首個支持企業(yè)應對疫情健康發(fā)展的專項意見《湖州市政府關于應對疫情支持企業(yè)健康發(fā)展的八條意見》(下稱“湖八條”),從加強金融支持、減輕企業(yè)負擔、支持企業(yè)用工、加強外貿支持、扶持“雙創(chuàng)”載體、加大投資補助、加快資金兌現(xiàn)等方面助力企業(yè)共克時艱。同時設立1億元補助獎勵資金,包車、包專列、包機,接返外來務工人員。數以萬計的新湖州人迅速從全國各地回到第二故鄉(xiāng)。
沉寂已久的湖州,在今年4月底的當地兩會上拋出“將錨定‘兩山’理念樣板地和模范生,建設成為長三角中心花園和綠色發(fā)展引領區(qū)”“強化‘浙北再崛起’的雄心”“成為長三角最黑的黑馬、最熱的熱土、最綠的綠地”等目標。
對此,湖州市政府給出了“執(zhí)行力決定競爭力,必須強化供給、徙木立信。始終堅持說到做到、從快從實,最大限度發(fā)揮政策撬動作用”的承諾。
湖州用最直白的數據,展示政府的誠信和執(zhí)行力。5月15日,“湖八條”中承諾兌現(xiàn)的企業(yè)扶持資金,已累積落實198.14億元。金融部門率先落實降息減費政策,為7507家企業(yè)的50.67億元貸款提供無還本續(xù)貸、延期還本付息、貸款展期等幫扶措施。經信、國資委、稅務等部門想方設法為企業(yè)減負,除了免收7401家企業(yè)及個體工商戶1.66億元房租外,還對433家確有特殊困難而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企業(yè),依法辦理增值稅、所得稅等延期繳納,合計7.25億元……
政府的誠信,換來了企業(yè)的信任和認同。今年上半年,湖州全市新增簽約固定資產投資超億元項目458個,同比增長86.9%,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114個,同比增長103.6%。
看湖州這張答卷,答案不言而喻。
生態(tài)文明的新時代,需要新的理念、新的思維、新的方向。湖州正努力打造“生態(tài)美、形象美、產業(yè)美、人文美、和諧美”為核心的“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城市品牌,使其成為“美麗中國”的生動縮影,這也是新時代對“人生只合住湖州”的全新詮釋。(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葛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