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傳媒記者李筱筱
高考臨近,如何做好考生的飲食后勤保障工作,讓考生“吃”出好狀態(tài),成了眾多家長關心的話題。
一些家長擔心孩子營養(yǎng)跟不上,想方設法為孩子進補;一些家長有些迷茫,向營養(yǎng)科醫(yī)生求教如何吃既營養(yǎng)又健康。近來,臺州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主任醫(yī)師何曉琴就收到了不少求助。
高考前和高考期間,家長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考生飲食?何曉琴提醒,關鍵在于食品安全、均衡飲食、不盲目進補。
“考生和家長要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挑選食材時,要注意選擇新鮮、衛(wèi)生的食物。考生盡量不要吃涼拌菜,不食用剩菜剩飯,生吃瓜果要用開水燙洗或削皮?!?何曉琴說,考生盡量在家里就餐,若外出就餐,應選擇衛(wèi)生、干凈的餐飲場所用餐,以防“病從口入”。
其次,應堅持均衡飲食的原則。何曉琴建議,不要讓孩子大魚大肉,而要注意食物的多樣性和合理搭配。同時,家長盡量安排考生保持平時的飲食習慣,食譜不要做太大的變動,尤其是平時沒吃過的食物不要在高考期間吃,以免造成胃腸道不適等癥狀。
不過,考試是一場體力拉力賽,考生也要注重營養(yǎng)。何曉琴提醒,營養(yǎng)成分要搭配均衡,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攝入至關重要,確保能量供給充足。
每天的飲食里,最好可以包括主食(如米飯、饅頭)、蔬菜、肉類、魚類、蝦類、豆制品等,盡可能每日飲食種類在12種以上。各餐要合理安排,吃好早餐、保證中餐、晚餐適量,如果考生有吃夜宵的習慣,可以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餛飩、蛋糕、牛奶、小面包等。
其中,要特別注重早餐。早餐的飲食結構應該包含主食、蛋類、奶類、新鮮果蔬和堅果等。一些學生由于睡眠不足,早上胃口不好,這就要求在飲食搭配上多下功夫,成分上保證營養(yǎng),品種要保證多樣化,以激發(fā)考生的食欲。
另外,請大家要合理選用益智補腦的食物,不可迷信保健品及補品,更不要盲目進補,以免適得其反,使身體出現不適。
此外,何曉琴提醒,考生在考前不要喝太多湯湯水水的食物,以免考試時想去衛(wèi)生間,影響考場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