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這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提到江南園林,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蘇州園林。其實,在江南除了蘇州園林外,南京也有一座曾經(jīng)輝煌,聞名遐邇,被譽為“金陵第一園”的瞻園。
金陵第一園—瞻園
位于夫子廟秦淮河旅游風光帶上的瞻園,素有“金陵第一園”的美稱。是南京現(xiàn)存歷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與蘇州的留園、拙政園、無錫的寄暢園并稱“江南四大名園。
中山王徐達文物史料館
瞻園的“那些事”
這里原是朱元璋稱王的地方,后來,朱元璋把它贈給了開國功勛、中山王徐達作府邸,清順治年間瞻園成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皇帝南巡時,曾在園中休息,并以歐陽修的“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來命名園子,還御題了"瞻園"的匾額。
太平天國專史博物館
現(xiàn)在的瞻園變成了中國收藏太平天國文物最多、史料最豐富、中國惟一的太平天國專史博物館。
中外偉人對太平天國的評價
館內(nèi)主要陳列的文物有天父上帝玉璽、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寶劍、石槽等數(shù)百件,先后征集到的太平天國高級將領官服“團龍馬褂”、太平天國印制的《欽定士階條例》、《欽定軍次實錄》、《欽定英杰歸真》原刻本等一批稀世珍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眾多珍惜文物外,還有一幅中外偉人對太平天國的評價,這其中不乏有毛主席、周總理、馬克思等人。
小編也是入園才知道,原來,87年版《紅樓夢》,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中白府的取景地就在這里。
迎翠軒
歷經(jīng)了兵荒馬亂歲月的瞻園,曾經(jīng)的光景早已不復存在。太平天國紀念館入駐后,國家開始注重園林的整修工作。請來了時任建筑史學家的劉敦楨。在為瞻園修整擴建時,劉敦楨傾注了他研究古典園林以來的心得,精心設計了全面規(guī)劃。園中的一景一物,皆是劉敦楨煞費苦心后的杰作。
迎翠軒內(nèi)景
但好景不長,文革開始后,瞻園的修復工作被迫終止,劉敦楨教授也深受迫害,身心遭受嚴重的創(chuàng)傷,最終在他71歲含冤而死。
1986年,按照劉敦楨教授的計劃, 瞻園二期工程得以順利完成。最終成立了中國當代園林藝術的經(jīng)典之作。
私家園林——瞻園
占地兩萬多平,擁有大小景點二十余處的私家園林瞻園布局典雅。小橋流水、亭臺軒榭、假山池沼,作為江南四大園林之一,山、水、石是瞻園的主景。
假山一景
瞻園以山取勝,園中有南、北、西三座假山,東面是太平天國博物館。
北假山原為明代石山,由湖石堆疊而成。臨水石梁,面水石壁,呈現(xiàn)出自然情趣的同時,又豐富了層次,顯得石壁格外高聳。不僅如此,還參照蘇州環(huán)秀山莊的風格,在東北角依墻順勢疊加了一座臨池峭壁。
歲寒亭、扇面亭隱逸在西部土山的常綠喬木中,安靜的坐在其中即可享受林泉之樂。
南假山從繪圖樣到施工可謂精雕細琢,前高后低的山體組合,讓人能夠近距離的觀賞湖石美景。
山前池畔
瞻園紅楓
山前池畔,溪澗藤蘿,山后紅楓、銀杏點綴,既有古樹參天的氛圍,又將園內(nèi)園外很好的劃分。瞻園的南假山簡直可以與蘇州環(huán)秀山莊的假山相媲美。
一覽閣
絕妙瞻園景——一覽閣
水院的中心有一座瞻園最高的建筑一覽閣,閣樓匾額是張愛萍所書。你只需登臨樓閣,便可俯瞰園中景致,將湖光山色的美麗盡收眼底。袁枚曾盛贊道:“妙絕瞻園景,平章頗費心。一樓春雨足,三寸落花深。”
船坊
盈盈一水間——船坊
三面臨水的船坊,設有平橋與岸邊相連,船坊上有一小月臺可供游人在此品茗賞景。船坊的匾額“盈盈一水間”出自古詩《迢迢牽牛星》,由清代著名書法家楊沂孫題寫。
江寧布政使司署
明志樓——江寧布政使司署
這里曾是衙署的附屬用房。復建后,布置為清代“江寧布政使衙署史料展”。樓內(nèi)共展出了120多件文物史料,向我們集中展示了瞻園作為布政使衙署這200余年間的發(fā)展變遷與歷史文脈。樓名匾額由當代書法家汪迎題寫。
佛掌峰
游覽瞻園似景似夢似天上人間,移步至風景如畫的瞻園,包你不會后悔,一園多景的園林,只會讓你樂享其中。
文圖 李婉清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