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河之北,云臺之南,山海形勝之處正是灌云縣。大伊山乃灌云城中山,是省域內(nèi)南京以北所看到的第一座高山,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稱。因“華夏第一賢相”、中國美食和創(chuàng)制中藥湯液的始祖伊尹晚年曾隱居于此而得名。
仙境大伊山
大伊山歷史悠久,文化璀璨,以“古佛神奇”而聞名,集古文化、佛文化、自然景觀于一體。這里坐落著“亞洲第一鍛銅坐佛”——伊山大佛,奇峰怪石、流泉飛瀑、遠古巖畫等,每年都吸引蘇北、豫東、魯南等地區(qū)大批游客前來游覽。
十里青山半入城,
大伊山風景秀麗,山溫水軟,
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蒼翠而欲滴,
秋山明凈而如妝,
冬山冰潔而如玉,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淮北平川第一神山|歷史文化悠久
誕生于太古代的大伊山,迄今已有20億年的“山齡”了。山雖不大,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石棺墓遺址
大伊山東麓清風嶺上6500年前母系氏族的遺存、山上歷代的巖畫,是古老伊山悠久歷史的最好見證;明清時期的“九庵十八寺”,更使大伊山享有了“淮北平川第一神山”的美譽,并成為蘇北、魯南、豫西和淮海大地百姓朝拜的佛教圣地。
石佛寺
距今已有七百多年歷史的石佛古寺,是大伊山宗教文化的代表。2009年建成的伊山大佛素有亞洲第一座佛之美稱,佛像采用鍛銅工藝制造,海拔高度六十六米,佛體高三十三米,蓮花臺高六米。
伊山大佛
大佛為釋迦牟尼說法坐像,慈悲、莊嚴,令無數(shù)瞻仰膜拜者歡喜贊嘆,倍生虔誠恭敬之心。在建的廣善塔也將成為灌云縣城的標志性建筑。
東海圣境|神話色彩濃厚
山海相隔
大伊山經(jīng)過千年的風吹雨蝕,形成奇石、深澗、幽洞等自然景觀,令人驚嘆稱奇。其中,大伊山上的神仙洞、仙姑洞、白云洞、熊神谷、升仙崖、入仙門等景點與神仙有關(guān),可謂是“東海圣境,淮北神山”。
五彩石
遠眺鷹嘴石
此外,還有許多美麗的神話遍布大伊山的大小景點。比如:《西游記》中“盤絲洞”、“濯垢泉”與蜘蛛精的故事就來源于此,還有龍王、龜石與通天河的傳說,六月初三小白龍?zhí)酵赣H傳說、美麗的愛情故事《花墳的傳說》、白鴿澗的傳說、羊山頭的傳說、李時珍的傳說等等,為大伊山的美麗景觀蒙上了一層人文面紗,更加耐人咀嚼,回味無窮。
幽澗泉,鳴深林|天然的避暑勝地
夏季的大伊山呈現(xiàn)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緩緩走進景區(qū),四面八方的秀綠讓人內(nèi)心平靜,徐徐而來的清風更是讓人心曠神怡,奇峰怪石、綠色林海之中,形成了天然的避暑勝地。
老龍澗
位于石佛古寺下方的老龍澗,是夏季避暑的最佳坐標。進入雨季,山泉水和著雨水,一起撒歡奔騰。剛剛改造升級的澗水紅葉谷也令人眼前一亮,沿著泉水漫步山中,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大寫的涼爽舒適!
雨中老龍?zhí)?/em>
溪水清澈見底,崖邊樹木叢生,山花滴翠,澗溝溪水朗朗,鳥啼婉轉(zhuǎn)。清風徐來,水波粼粼,整個龍澗,呈現(xiàn)一種自然超脫的魅力。
小橋流水
得益于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大伊山上生長著數(shù)百種珍稀植物,全國四大觀賞名竹之一“金鑲玉竹”和百年香樟樹等都能在此得見。相傳李時珍、孫思邈都曾到這里采過藥。沿著老龍澗南側(cè)向上不遠處,就會看到清人所刻的明代偉大的醫(yī)學(xué)家、藥物學(xué)家李時珍采藥圖。
古、佛、神、奇,不足以概括大伊山的全貌,這座集歷史與文化、保護與發(fā)展、自然與人文、休閑與健身于一體的大伊山,必將成為灌云縣擁山抱水的城市公園、連云港主體文化旅游的重要承接地、蘇北區(qū)域性的休閑之都。
禪院檀香,清幽飄渺。炎炎夏日,放下塵世的紛繁蕪雜,漫步山林,來大伊山感受一場自在隨心的清涼之旅吧!(大伊山景區(qū)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