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蘇州的海拔至高點。
這里,孕育出中國史上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
這里,曾吸引乾隆皇帝六次登臨。
這里,同時匯集了道家,佛家,兵家的博大智慧。
也許你對它的了解寥寥無幾,
但這不影響它的魅力十足;
它就是享有“蘇州第一山”美譽的穹窿山。
穹窿山雖不高,卻是太湖東岸群山之首。“穹,有窮盡、大、深、高的意思,因此可引申為天,從《爾雅·釋天·注》“天形穹窿,其色蒼蒼”中,不難看出它的氣勢非凡。
穹窿山
景區(qū)內(nèi)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拾階而上,移步換景,蒼翠的松竹,潺潺的泉水,環(huán)境特別的清幽靜謐。
賞值得一窺的風景 感悟悠久歷史文化
作為蘇州天下第一山,穹窿山取勝的法寶除了優(yōu)美的環(huán)境,還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御道
由1.5米寬硯華石鋪成的穹窿山乾隆御道與蘇州其他御道不同,一般的御道路面通常采用青磚砌成“人”字形花紋,寓意著過路人是“萬人之上”的君主。
而穹窿山御道鋪的是山石,為了紀念乾隆六登穹窿山,每次都從這條路上山,人們把它稱作乾隆御道。
慈孝亭
御道途徑的慈孝亭,相傳當年乾隆下江南一來為了微服私訪,二來為了尋找生父;在這里跪拜祈求父子相逢。不曾想竟跪出兩個膝蓋印,涌出兩股清泉,后人為了紀念乾隆的孝心建了慈孝亭。
上真觀
穹窿山號稱吳中道教名山,山中有吳中著名的道教宮觀----上真觀,歷經(jīng)上千年的文化滋養(yǎng),有過興盛,也有衰敗。古往今來,文人墨客、達官富貴在登臨穹窿山時,都會來此參拜,品悟道家文化。
敲鐘祈福
相傳,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從御道到上真觀,祈求國泰民安。“上真觀”的牌匾還是乾隆御筆親書的。
重修后的上真觀,從它那神圣而莊嚴的氣勢,宏偉而壯觀的廟宇似乎能體會到它的真諦。
寧邦寺
據(jù)記載,一旁的寧邦寺在梁代被稱為“海云禪院”抗金英雄岳飛被秦檜謀害后,同為抗金名將的韓世忠看破了朝廷的腐敗,隱居在蘇州滄浪亭。他的幾位部下也隨他來到蘇州在穹窿山隱居參禪。
他們雖遠離朝廷,但依舊希望國家能夠和平安寧,于是將“海云禪院”更名為“寧邦寺”。寧邦寺歷經(jīng)劫難,見證歲月變遷。近年來,寧邦寺在政府的關(guān)心與支持下修葺一新,如今正以嶄新的面貌向十方信眾展示著自己。
玩月臺景點
寺廟西側(cè)的韓蘇王玩月臺,是當年韓世忠中秋賞月的地方。為了紀念這位抗金名將,后人在這里留下了許多摩崖石刻。重新修建的玩月臺由玩月亭、玩月山居、春秋戲臺等景點組成。每當夜幕降臨,這里便成了聽戲、品茶、賞月的最佳去處。
孫武居
穹窿山與《孫子兵法》
提起蘇州,人們往往最先想到的是蘇州園林、評彈昆曲。古往今來人們對于孫武與蘇州的關(guān)系,除了少數(shù)的專家學(xué)者外,恐怕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當年孫武來到今天的蘇州,隱居在穹窿山茅草屋內(nèi),寫下了影響后世的《孫子兵法》,近些年,隨著孫武隱居撰寫兵法地的認定,穹窿山再度聲名鶴起。
如今,當年孫武住的茅草屋早已不知去向。人們?yōu)榱思o念他在泉水叮咚,綠樹成蔭的籬笆小院內(nèi)搭了一個磚砌的茅草屋。院里竹簡相接,步入其中,仿佛下一刻便能看見那個曾經(jīng)指點萬千軍士的偉岸身影,伏于案上奮筆疾書。
博物館陳列的三十六計
據(jù)小編了解,這部世界上最早的軍事書,比歐洲的《戰(zhàn)爭論》還要早兩千三百年,目前已被譯成英、日、俄等二十多種語言文字。小編從蘇州吳中區(qū)政府相關(guān)人士的介紹中還得知,這里曾舉辦過第五屆《孫子兵法》研究會,來自中、美、日、法及香港、臺灣等十五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一百六十名世界著名孫子研究專家考察了穹窿山。
孫武文化園景點
探尋孫武文化園 體驗生態(tài)與文化的有機結(jié)合
孫武文化園是近幾年穹窿山重點打造的文化旅游新產(chǎn)品,整個建筑風格以孫子兵法為核心,將春秋文化濃縮其中。位于太湖湖畔的孫武文化園巧妙結(jié)合了生態(tài)與文化,休閑與娛樂,是一個集兵法解讀、文化體驗、史跡探尋、休閑養(yǎng)生等功能為一體的兵法文化主題園區(qū),也是軍事科技體驗樂園。有水有橋有樓閣的文化園絕對是學(xué)習(xí)《孫子兵法》的好去處。
穹窿勝跡
如今,穹窿山正以嶄新的面貌敞開胸懷,迎接四方賓朋。穹窿山已然成為紀念孫武、傳播孫子兵法知識的場所,成為蘇州又一個旅游熱門景點。以穹窿山孫武苑為紐帶,情系海內(nèi)外學(xué)者專家歡聚一堂,學(xué)習(xí)交流孫子思想,倡導(dǎo)世界和平,不斷提升蘇州城市品位。
如果你去過蘇州的拙政園、博物館,逛過了獅子林、山塘街,或許這一面的蘇州是你不曾遇到卻又值得一見的。(文圖 李婉清揚/攝)
景區(qū)信息
門票:80元/位
地址:江蘇省吳中區(qū)藏書鎮(zhèn)中心西南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