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過后,氣溫迅速下降,讓人們真切感受到了秋的絲絲寒意。到哪里欣賞最美秋景,也成了近期南京人討論最為熱烈的話題之一。
一葉知秋,秋天是落葉的主場,隨風(fēng)翩翩飄舞的落葉鋪墊出南京秋日獨特的文藝氣質(zhì)。銀杏金黃,楓葉飄紅,桂花香沁人心脾……在一眾飛舞的落葉中,金黃的葉扇形的銀杏葉飄落的場景是最為獨特的。
觀賞銀杏,清涼山的銀杏谷最為有名,號稱南京城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銀杏樹林。每年11月中旬,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前來賞秋。在明媚而又溫暖的陽光下,悠閑漫步,欣賞秋色,應(yīng)該是與這個秋天最浪漫的約定吧。
清涼勝境
清涼山公園位于南京城西清涼山,有“七朝勝跡”之稱。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和厚重的歷史積淀,自然環(huán)境也是十分幽雅。
駐馬坡、掃葉樓、清涼寺、崇正書院等古跡,奠定了清涼山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那陽光下漫山遍野發(fā)出金色光芒的銀杏樹,則為清涼山帶去了秋日里最溫馨的浪漫。
入了秋,南京人早早就開始翹首以盼,期待著那一場燦金色的盛宴。上周末,小編來到銀杏谷發(fā)現(xiàn),銀杏已然轉(zhuǎn)黃,少部分的樹葉還是綠色的,呈現(xiàn)黃綠交接的景象,不過白果紛紛落下,搭配秋日陽光,顯得秋意十足。
“想看到金燦燦的銀杏葉,還要再等一等,一般要到11月中下旬。”清涼山公園的工作人員告訴小編,銀杏灑落的那“一地金黃”,為古城增添了不少優(yōu)雅的韻味,每年都會吸引眾多南京市民和游客前來賞秋。
清涼尋秋
走進清涼山公園大門,穿過左手的掃葉樓往山道上兩三分鐘,就能遠(yuǎn)遠(yuǎn)望見一片金色的樹林在陽光下。整個銀杏谷占地只有兩三個籃球場大,約有300多株銀杏樹,這些銀杏樹齡大約有60年。落葉較多的時候,整個銀杏林鋪滿黃色的銀杏葉,像一張?zhí)烊坏慕鸾z地毯,令人陶醉。
銀杏谷因位于半山腳下,地勢低洼,自上斜下呈一道凹陷下去的大谷坡。在這里觀賞銀杏,和別處可是大不相同。很多地方都把銀杏栽種在路的兩旁,秋來形成美美的銀杏大道,視野開闊,具有極強的縱深感,意境悠遠(yuǎn)、綿長……
銀杏谷則不然,樹與樹之間靠得極近,生長得頗為集中,一棵一棵,高大挺直,密密層層,枝葉交疊。人立于樹下抬頭仰望,只覺無限繁茂、深厚!
來銀杏谷賞銀杏,一定要在晴日。天空蔚藍(lán),一碧如洗,金色的陽光射進密林,被枝丫割裂成細(xì)細(xì)如絲的金芒,在地面上投射出不規(guī)則的、斑駁的亮點,與滿地黃葉交相輝映成金燦燦的一片,令人陶醉不已。
銀杏谷內(nèi),不乏有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尋秋。小孩子蹲在地上專注地?fù)煦y杏葉,這樣溫馨美好的畫面被定格在家長的鏡頭里。秋風(fēng)劃過,金黃的銀杏葉從半空劃過一條條弧線,極為炫目,襯著孩子的笑容更加燦爛。
第五屆清涼山銀杏文化旅游節(jié)
11月1日,“美在銀杏谷”第五屆清涼山銀杏文化旅游節(jié)正式開幕,為期一個月。此次銀杏文化節(jié),公園在銀杏谷設(shè)置了祈福墻、寄“杏”郵筒,游客可在明信片上寫下自己最想說的話,掛在祈福墻上或投入郵筒中,向大自然和親朋好友表達(dá)美好愿望。
文化節(jié)期間,從11月1日到11月22日,中國古銀杏史話圖文展在李劍晨藝術(shù)館內(nèi)舉辦。來自國內(nèi)各地方的銀杏攝影作品和文字資料,讓游客領(lǐng)略到眾多千年古銀杏的風(fēng)采。11月23日至12月1日,在李劍晨藝術(shù)館二樓還將舉辦金秋銀杏畫展,畫作皆來自于有著“中國銀杏畫第一人”、“中國銀杏畫領(lǐng)軍人物”美譽的憶君先生。銀杏谷中間景觀石上的“銀杏谷”三字,就是憶君先生所書寫。
此外,銀杏養(yǎng)生保健品展銷、食品展銷、植物銷售等精彩活動也將同步進行。(陳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