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洪俊杰
“英語中有句話: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圖勝千言)。”上月,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上海市歐美同學會舉辦中美青少年乒乓交流活動??粗鴥蓢髮W生在乒乓桌前球來球往,弗吉尼亞大學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歐君廷很感慨:“這樣的活動讓美中年輕人彼此了解,讓心與心距離更近。”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過去5年,市對外友協第五屆理事會發(fā)揮民間外交獨特優(yōu)勢、用好上海豐富外事資源,廣泛組織開展“請進來”“走出去”活動和項目,有力踐行“為國交友、為市結好”目標任務,推動中外民心相通,助力上海高質量發(fā)展與高水平開放。
服務國家總體外交
自2023年起,進博會美國食品與農業(yè)館一直備受關注,這不僅因為過去兩年該館已累計簽約超12億美元,更重要的是向全球釋放重要信號:美國企業(yè)依然看好中國市場、看好兩國未來。
美國食品與農業(yè)館落地的背后,有著市對外友協的積極推動。
過去5年,市對外友協拉緊織密中美民間友好紐帶,全力服務國家總體外交:一方面,抓住中美建交40周年、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上海公報”發(fā)表50周年等重要節(jié)點,開展豐富多彩的紀念活動,與美方一起重溫歷史,講好合作故事;另一方面,積極鞏固上海與艾奧瓦州、伊利諾伊州、華盛頓州、舊金山、洛杉磯等市州友好關系,拓展地方務實合作空間。
舊金山市是上海第一座美國友城。去年4月,時任舊金山市市長布里德訪滬期間,市對外友協參與接待,特地精心安排她前往上海野生動物園看大熊貓。布里德告訴媒體,“我們?yōu)榕f金山即將迎接大熊貓而激動萬分”。一個月后,上海與舊金山共同簽署兩市新一輪合作備忘錄,涵蓋經濟、文化旅游、體育、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城市治理等多個領域。
與此同時,市對外友協踐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積極組織開展與周邊國家多領域交流。比如,市對外友協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等共同培育“鐵路互聯、民心相通”項目,推動“一帶一路”瀾湄鐵路互聯互通中心建設,為老撾培養(yǎng)了數十名本土鐵路高級技術人才。
如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與老撾蘇發(fā)努馮大學合作在兩地成立中老工程師學院,既派教師前往老撾瑯勃拉邦授課,又開通網上課堂,為當地培養(yǎng)更多鐵路工程師,為“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夯實民意基礎。
促進中外民心相通
近年來,市對外友協組織來滬外國友人參與“走進人大”等活動,通過短片、圖片、數據、案例等進行講解,向外國友人宣介人民城市理念和全過程人民民主上海實踐。
“我們在這里尋找上海成功的秘訣。”去年5月,30多名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亞太財經與發(fā)展學院)留學生走進市人大,參觀常委會會議廳,與工作人員交流。“這樣深入坦誠的對話收獲很大。”納米比亞的女留學生丁荷告訴記者:“期待這樣的交流能越來越多,讓更多人了解中國、了解上海。”
與此同時,市對外友協推動中外間多領域文明對話。不久前,舞劇《朱鹮》亮相大阪世博會中國館開幕式。此外,市對外友協攜手日本友好組織,與大阪府日中友協舉辦紀念上海市·大阪市締結友好城市50周年音樂會,與橫濱上海友好委員會舉辦“友·誠”上海—橫濱友好書法展;與上海圖書館攜手,在澳大利亞的西澳中文圖書館和達爾文市政圖書館成功開展“上海之窗”海外贈書活動,一系列活動促進中外民心相通。
2023年3月,市對外友協與市社聯、德國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上海代表處共同舉辦“來自特里爾的問候——卡爾·馬克思生平與著作展”。今年5月,雙方推動馬克思書房在上海社科館落成。書房陳設參考德國特里爾的馬克思故居、天鵝咖啡館等場景,向市民展示了馬克思的成長軌跡與革命生涯。這是中德民間友誼和民心相通的又一成功案例。
交流交友中推動合作
民間外交從來不只是外國友人簡單走訪。在交流交友過程中,市對外友協積極搭建平臺,推動多領域務實合作。
聚焦上海“五個中心”建設,過去5年市對外友協和日本駐滬總領事館圍繞康養(yǎng)、氫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yè)領域,組織兩國企業(yè)開展研討交流,推動產業(yè)緊密合作。市對外友協先后舉辦“長江—密西西比河流域論壇”與“長江—萊茵河—多瑙河流域對話會”,探討在環(huán)保、港口、體育、旅游、經貿等領域的合作機遇,共謀綠色發(fā)展。
做好上海民間外交工作不能成為“獨唱”。近年來,市對外友協加強理事會建設,推動各領域、各層級民間外交力量不斷壯大,奏響民間外交“大合唱”。這其中既有“請進來”,與市青聯合作,連續(xù)19年舉辦上海國際青少年互動友誼營,支持在上海舉辦中美大學生籃球友誼賽、美國林肯中學腰旗橄欖球隊友誼賽;也有“走出去”,上海報業(yè)集團“奔流”計劃在巴黎、倫敦成功舉行交流活動,以全球城市人文對話為平臺,創(chuàng)新民間外交機制。市對外友協和復星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等一起,向非洲小朋友和家庭贈送便攜式濾水杯和太陽能電板,共同繪就“點亮非洲”美好愿景。
與此同時,市對外友協也積極做好“身邊的國際社會”,在深入參與“助力外籍人員融入上海”專項行動,制作多語種《外籍人員在滬服務手冊》,建立國際體驗官隊伍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支持外籍人士中心、在滬印度人協會、bloodline(血緣)等外籍人員組織各種活動。許多老外告訴大家,“我是外國人,但不是外人”。
展望未來,市對外友協將繼續(xù)深化守正創(chuàng)新,更好激發(fā)上海民間外交新動能,向世界傳遞上海聲音、展示中國形象,為走出中國特色民間外交之路貢獻上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