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蕾
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T大會·科學第一課”一直是最受青少年歡迎的環(huán)節(jié)。前晚,從全國海選中脫穎而出的100名“Sci-Ter(科學青少年)”帶著他們的好奇心來到臨港滴水湖畔,在與科學大咖的現(xiàn)場交流和思維碰撞中,彼此收獲意外之喜。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錢學森力學班創(chuàng)辦首席教授鄭泉水說,過去的教育,更多是把知識學到手,去應用知識,再去創(chuàng)造新知識?,F(xiàn)在,知識不是一個特別關鍵的元素,重要的是成長的生態(tài)。“當你有沖動去創(chuàng)造未來時,成長會非???。當一個生態(tài)可以幫助你非??斓爻砷L時,你會獲得更大的加速度。”這種生態(tài),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另外一條學習道路。鄭泉水對熱愛科學的青少年說:“要有創(chuàng)造力,不能只有成績和一些固定思維,不能只成為A類學生,也要成為X型學生。”
這句話令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學生湯能壹印象深刻。這是湯能壹第二次參加“科學T大會”,“能見到這么多科學界大咖,覺得很震撼,也很受啟發(fā),因為他們都是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
2024生命科學突破獎得主托馬斯·加瑟從帕金森疾病開始,從基因和基因突變的角度,綜合世界上科學家在這方面探索的進展,探究產(chǎn)生這一疾病的原因。這一話題激發(fā)了在場聽眾的興趣,同學們一個個把手舉得高高的,準備提問。“請問,用干細胞以及基因編輯技術,能改變那些錯誤表達的基因來治療這一疾病嗎?”加瑟坦言,這方面的研究已經(jīng)啟動,我們將會用一個特殊的工具,一種很小的核酸碎片,來減少A突觸核蛋白,以治療帕金森疾病。“基因不一定會決定你的命運,只要有目標,就能做成事。”加瑟鼓勵同學們。
“彩虹的故事”似乎永遠講不完。1998年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布里斯托大學物理學冠名名譽教授邁克爾·貝里從彩虹講起,聯(lián)系反射、散射、色彩理論、數(shù)學函數(shù)所表現(xiàn)出來的振蕩特性等7個方面延伸研究。“現(xiàn)在許多前沿的物理理論和技術,都是跟幾百年前大家在彩虹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所引發(fā)的一些科學研究聯(lián)系起來的。物理學并不僅僅是關于事物的自然,更是關于自然的各種事物。”
上海中學國際部八年級學生余博涵、曹桀睿都是第一次參加“科學T大會”,對“彩虹”這一話題十分感興趣,“雖然科學大咖們講得有點深奧,但‘光’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我們很想深入研究它”。
喬治·斯穆特教授演講的主題是“科學家的形成,科學研究計劃和科學研究小組”。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高一學生孔子一也是第一次參加“科學T大會”。他說:“第一次聽到這么專業(yè)的學術報告,對我今后做課題很有幫助。尤其是喬治·斯穆特教授對科創(chuàng)的闡述、批判性思維,對我?guī)椭貏e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