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長江口,終于喝上了長江水———昨天上午,崇明區(qū)橫沙島新民泵站正式通水,橫沙島惠豐村、新北村、新春村和新民鎮(zhèn)約6000名居民喝上了附近青草沙水庫的優(yōu)質水。本月底前,島上的三東、永勝泵站也將并網通水,屆時橫沙島上3.6萬多名常住居民將全面實現集約化供水,與全市“同源、同價、同服務”。
橫沙島是上海郊區(qū)集約化供水的最后一塊拼圖。昨天,島上關閉了兩口取水深井,月底將關閉另外四口,申城持續(xù)158年的深井水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的歷史宣告終結。上海將徹底實現“城鄉(xiāng)一體、一網分片、集約供水”,全面提升原水應對突發(fā)污染的能力,促進全市城鄉(xiāng)統(tǒng)籌和一體化發(fā)展。
告別老井,告別發(fā)黃的衣服和地面沉降
位于長江口的橫沙島面積約有52平方公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橫沙鄉(xiāng)居民常年采用深井水作為飲用水水源,面臨“守著長江口,卻喝不上長江水”的老大難問題。
新通水的新民泵站設計水量為2720立方米/天,目前出水量為220立方米/小時,能滿足周邊居民平均50立方米/小時的使用量。新民泵站是島上未來三座泵站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采用全智能集成供水系統(tǒng)。新泵站替代的橫沙1號深井至今已有近40年的使用歷史,出水量為50立方米/小時。深井水直抽直用,方便快捷,但是水質硬度大,鐵、錳等元素含量大。盡管深井水處理后符合居民飲用水標準,但會有水垢,洗過的衣服會發(fā)黃。
深井取水還會引發(fā)地面沉降。按照本市相關規(guī)劃,島上六口深井關閉后將變身采灌兩用井,一方面應急備用,一方面作為回灌井,防止地面沉降。“目前,本市對地下水的回灌量是開采量的10倍,每年回灌量為2000多萬立方米,有效減緩了地面沉降。”市水務局副局長陳遠鳴介紹,去年本市開采地下水291萬立方米,主要集中在橫沙島的六口深井,而全年回灌量為2300萬立方米。目前,上海地下水位回升,地面沉降從厘米級變成毫米級。
供水管道安全穿越長江
2015年年底前,上海已完成除橫沙島外的郊區(qū)供水集約化工作。為補齊橫沙島這塊拼圖,實現“一張網供水、一體化管理”,去年4月20日,上海啟動橫沙島集約化供水工程,將長興島供水管道延伸至橫沙島,同時將橫沙島原有三座深井水廠改造成增壓泵站,通過敷設供水干管與現有供水管網聯通,采用青草沙原水的長興水廠向橫沙島供水,并同步關閉島上所有六口深井。
橫沙島集約化供水工程總投資2.43億元,上海城投水務 (集團) 有限公司通過逐步切換深井、全面接管等方式接收了橫沙島供水服務。讓供水管道安全穿越長江,是整個工程的最大技術難點。技術人員介紹,由于過江定向鉆口徑大、距離長、江面下情況復雜,為避免管道在長江下被船只等剮蹭破損,工程采用“外套管內穿輸水管”方案。去年5月14日,第一根長興至橫沙過江定向鉆外套管順利貫通,完成了從長興島到橫沙島的穿越;今年1月10日,管網沖水清洗;昨天,新民泵站先行并網通水,月底將全部并網通水。據介紹,工程最深處低于地面34米,“解鎖”了我國供水工程中的諸多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