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各地經濟運行數據已經出爐。一季度GDP前50強城市中,19個來自長三角地區(qū),超過了三分之一,彰顯了長三角城市集群的強大經濟能量。
這19個在全國名列前茅的城市,其消費能力和傾向,又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南京社零總額超過蘇州
2025年一季度GDP,長三角41座城市中有35座城市跑贏全國5.4%的平均增速,其中紹興以7.2%的增速領跑41市。但如果以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下文簡稱“社零”)總額來看,相較于GDP排序,還不太一樣。
一方面,徐州、金華這兩個GDP排在10名之外的城市,擠入社零總額排名前10;另一方面,南京、合肥、徐州、溫州、金華、臺州、嘉興、鎮(zhèn)江等地的社零總額排名均高于其GDP排名,其居民消費層面更具活力。
就增速而言,南京和徐州以7.5%靠前。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的社零總額上,南京超過蘇州,在長三角僅次于上海。2024年,蘇州實現社零總額10043.7億元,成為全國第七個萬億級消費城市,也是除了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外,首個邁入萬億消費俱樂部的地級市。
2024年,南京社零總額為8552.75億元,在全國僅次于蘇州,而這一次的跨越,是否能讓南京實現幾年前提出的愿景——2021年,南京將創(chuàng)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提出到2025年,全市社零總額突破1萬億元——值得期待。
三線城市消費動能更強
值得注意的是,梳理社零總額占GDP的比重后可以發(fā)現,二、三線城市的占比遠遠領先于一線城市,呈現了強大的消費動能。在比重排名前10的城市中,僅有南京、合肥、蘇州等3個“新一線”城市上榜,其余均是二、三線城市,三線城市占比甚至達到了一半。
這一指標與GDP排名存在巨大差異的長三角城市,除金華外,就是臺州。根據臺州市統(tǒng)計局公布的經濟運行數據,一季度全市GDP達1621.08億元,在長三角城市中排名第18;而全市社零總額為754.98億元,同比增長6.5%,占GDP比重達46.57%,排名第五。此外,徐州(比重排名第二,GDP排名第11)、嘉興(比重排名第七,GDP排名第16)兩城的這一差異也表現明顯。
能支撐如此消費動能的一個重要基礎,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據各地一季度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來看,比重排名前10的城市,最低可支配收入為4096元,最高達8523元,中位數為7282元。相比較之下,全國一季度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為4060元,這些城市總體領先全國。
不過,不同城市的消費習慣有明顯區(qū)別。比如徐州、鹽城,月均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以下,但消費比重指標卻名列前10;而金華、南京、紹興、蘇州等地月均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以上,消費比重指標卻并非均居前列。
這些城市最愛買什么
記者比較了這19個城市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消費增長亮點后發(fā)現,“以舊換新”及國補政策成為撬動各地一季度消費增長的重要工具。19城中,11城都明確提到相關政策拉動效應顯著。此外,“升級提質”,也成為南京、寧波、無錫、溫州、臺州等地的消費亮點關鍵詞?!凹偃战洕薄按喝战洕钡瘸蔀殒?zhèn)江、紹興等地拉動消費的抓手。
不同城市消費品類的增長速度各有不同,也折射出不同城市居民的消費偏好,以及各地消費促進政策的效果。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成為多地消費增長亮點,其中南京(128.7%)、金華(120.1%)兩地增速最為驚人。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電子產品的消費在多地表現強勁,其中紹興、寧波可穿戴設備銷售分別增長217.5%、136.8%,臺州、紹興智能手機銷售分別增長219.7%、68.6%。
家具類商品的消費增長在上海、寧波、徐州等地表現亮眼,而無錫、鎮(zhèn)江兩地似乎對金銀珠寶類商品消費情有獨鐘。寧波限額以上體育娛樂用品增長198.1%,增速領跑長三角。
從這些維度來看,不少GDP強市的居民消費還有極大的釋放和提升空間。因城施策、因地制宜,是當地主政者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記者 張馳 李珺瑤 狄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