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記者從合肥市文物保護中心獲悉,近日中心接到報告在瑤海區(qū)某工地發(fā)現墓葬,并第一時間赴現場調查。根據墓葬規(guī)模、形制和出土器物斷定其年代為南宋。近些年合肥出土宋墓較為普遍,但這是首次出土可以清晰斷代的南宋墓葬。
4月1日,合肥市文物保護中心接施工方報告,瑤海區(qū)某工地發(fā)現墓葬。中心保護督察部前往調查,發(fā)現墓室上層早期已被多次擾亂,隨即報告省文物局并及時對其進行清理。
經過現場勘測,確認墓葬為豎穴土坑條石墓,開口于表土下方。從該墓葬殘存的結構來看,底板與側板棺木均為榫卯拼接,外圍以條石拼合圍棺木一周,頂部損毀不詳。墓內填土上層為花土,土色較雜,土質疏松,下層為灰色膏泥,土質致密,較純凈。墓內北部散落有頭蓋骨、股骨、指骨等人體骨骼,但均不完整。
頭骨位于棺內東部,附近發(fā)現43枚銅錢,包括開元通寶、祥符通寶、淳熙元寶等;西北部出土一枚“阿彌陀佛”金質供養(yǎng)錢,以及雙龍紋銅鏡,銅鏡東南側發(fā)現一件殘存木梳。
據合肥市文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近些年合肥出土宋墓較為普遍,在瑤海、濱湖等多個區(qū)域均有發(fā)現,一般形制為“船型”磚室墓、仿木結構磚室墓以及石室墓。但由于歷年來南宋墓中也大量出土北宋錢幣,出土器物中均沒有準確斷定南宋或北宋的依據和標準,所以給斷定南宋及北宋造成諸多的困擾。
此次發(fā)現的宋墓,根據墓葬規(guī)模、形制和出土器物尤其是南宋“淳熙元寶”折二錢的出現,給工作人員斷定其年代帶來了依據。這是合肥市首次出土可以清晰斷代的南宋墓葬。該墓葬的出土對合肥地區(qū)這一時期墓葬形制、結構、葬式葬俗、宗教傳承提供了很多的信息,具有重要的意義。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孫皞乾 通訊員 錢程 楊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