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名孩子用壓歲錢認捐慈善基金
我市“個人冠名慈善基金”認捐突破2200萬元
南報網訊(通訊員 海方 記者 馬道軍)春節(jié)假期,很多孩子收到了壓歲錢,少的幾百,多的甚至有上萬元。這筆壓歲錢怎么花?春節(jié)長假后上班的第一天,記者從市慈善總會獲悉,這個春節(jié),已經有12個孩子用壓歲錢認捐慈善基金,更多的孩子則是續(xù)交慈善基金。
今天一大早,市民王女士就在市慈善總會的網絡捐贈平臺上給女兒楊沁朗認捐1萬元,設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個人冠名慈善基金”,為需要幫助的人們送去一份愛心。
王女士說,春節(jié)期間偶然在朋友圈看到南京慈善微信在介紹個人冠名基金,正巧孩子也得了不少壓歲錢,這不一上班就趕緊給她來認捐,“其實,現(xiàn)在的孩子衣食不缺,成績也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關心他人,學會感恩!”
當天,楊沁朗捐出了1500元壓歲錢。“我們本來是先捐500元的,但看到市慈善總會網絡平臺上有很多助老、為小等方面的救助項目,在征得女兒同意后,又捐出了她的1000元壓歲錢,認領了一些救助項目。”王女士解釋道。
記者了解到,在平時的教育中,王女士一直給楊沁朗灌輸樂于助人的思想,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讓女兒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能體會到了助人的快樂。
楊沁朗,今年11歲,現(xiàn)在讀小學五年級。小小年紀的她充滿愛心,善良懂事,曾多次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并用自己的壓歲錢一對一資助山區(qū)貧困學生,還和遠在新疆的貧困孩子建立了“手拉手”的互助關系。
“我的壓歲錢,幫助有困難的人!”楊沁朗開心地說。
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1萬元錢并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不過,楊沁朗的媽媽王女士告訴記者,她覺得這樣做很值得。
王女士說,將孩子的壓歲錢拿出來設立慈善基金,家長的出發(fā)點很簡單,就是想讓孩子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努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與王女士一樣有愛心想法的還有很多人。根據(jù)市慈善總會統(tǒng)計,這個春節(jié),已經有12個孩子用壓歲錢認捐慈善基金,更多的孩子則是續(xù)交慈善基金。
7歲的笑笑和不滿2歲的順順是姐弟倆,都有自己的個人冠名慈善基金。今天,兩個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到南京市慈善總會,用壓歲錢認捐慈善個人冠名基金。
“這兩個孩子從出生后,我們就給他們設立了慈善冠名基金,就是希望孩子從小就有愛心。每年,幾百元的捐助雖然不算多,但對貧困孩子是一份實實在在的幫助。”笑笑的奶奶說。
2009年,我市在全國首推可設立個人冠名的慈善基金。這種個人冠名基金的捐贈形式與以往不同,捐助者以“留本捐息”的方式向市慈善總會認捐一定數(shù)額的資金,認捐起點為1萬元。既可一次性全額注入,也可一次認捐、分年到位(最長不超過20年,即每年500元)。也就是說,如果捐獻者認捐1萬元,每年只要捐出500元利息(如此持續(xù)20年),即可擁有自己的冠名基金。
據(jù)了解,市慈善總會推出“個人慈善冠名基金”以來,認捐者中超過7成是孩子,而孩子們出資的主要來源,就是他們春節(jié)收的壓歲錢。
“‘個人慈善冠名基金’非常靈活,誰的基金誰做主,名字怎么起,善款怎么用、用哪里,都由捐贈人說了算。”市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表示,9年來,共有700多名市民參與該基金認捐,善款總數(shù)已突破2200萬元。根據(jù)捐贈者意愿,這些基金將全部用于“助學、助孤、助老、助困、助殘、助醫(yī)”等項目。同時,市慈善總會還會定期向認捐者通報善款的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