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網(wǎng)訊(通訊員 鼓公宣 趙柏戀茹 王靜宇 記者 徐寧)廣場舞利民的同時有時也擾民,如何“兩全齊美”一直是個難題。記者今日從鼓樓公安分局了解到,寶塔橋派出所與社區(qū)街道多次商討研究后,找到了一個“迂回方案”,成功化解了當?shù)匾粋€類似難題。
2017年8月,隨著鼓樓區(qū)寶塔橋街道二仙溝工程竣工,改造之后的街邊公園廣場干凈整潔。在市民廣場建好不久,來自周邊社區(qū)的廣場舞愛好者便自發(fā)組織起來,每天晚上定時來此開啟音響,跳起了廣場舞。
巨大的音響聲嚴重影響了臨近公園廣場的金陵小區(qū)14號樓居民的正常生活。每天晚飯過后,他們被嘈雜的音樂聲干擾,無法正常生活,一直要持續(xù)到晚上十點后才能安寧。
“樓下每天這個點廣場舞就跳起來,孩子都沒法做作業(yè)”、“家里老人睡得早,這廣場舞讓老人沒法正常休息”……一時間,生活在14號樓的居民們紛紛抱怨。
在與廣場舞組織者溝通未果后,14號樓居民建立一個叫“四村14號樓廣場舞維權(quán)”微信群。自2017年8月份以來,他們向南京市政服務(wù)熱線12345投訴廣場舞噪音擾民20余次,撥打110報警百余次。
而另一邊,廣場舞愛好者們也振振有詞:“跳廣場舞是我的自由,市民廣場改造本來就是為了方便市民活動的。”
雙方寸步不讓,矛盾愈演愈烈。為化解這一矛盾,寶塔橋派出所民警絞盡腦汁。社區(qū)民警多次聯(lián)系寶塔橋街道工作人員、廣場舞的組織者以及14號樓居民代表一起坐下來溝通解決,但雙方訴求未能同時滿足,談判一時陷入困局。
“廣場舞擾民問題是近幾年來警方面臨的社會綜治化管理的一個突出難題,從市局黨委到鼓樓分局黨委在創(chuàng)新化解綜治難題上都給予了政策鼓勵和支持。所以我們也想把這一次的廣場舞難題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嘗試。”寶塔橋派出所所長姜兵說,他們在與社區(qū)街道多次商討研究后,確定了一個迂回的化解方案。
“我們準備在公園廣場上安裝觀光座椅和休閑運動器材,以方便居民鍛煉身體。如此一來,既減少了空曠場地的面積,避免大量廣場舞愛好者聚集,同時又多了很多休閑運動的好去處,滿足市民鍛煉身體的需求。”姜兵說,這樣還能巧妙地避開群眾之間的正面沖突。
記者了解到,該公園廣場上的觀光座椅和休閑運動器材近期已安裝完畢。如今到了傍晚,一些原本跳廣場舞改成在運動器材上休閑、鍛煉,或轉(zhuǎn)移陣地,小規(guī)模的廣場舞愛好者在該公園廣場再沒有震天響的噪音擾民,14號樓居民們不再為此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