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網(wǎng)訊 選手用鋸子、鉗子、錘子、扳手、螺絲刀、手搖鉆等“原始工具”,切鋸木板打磨零件,精心制作Power Tech仿生機器人,平時我們看不上的廢棄物,搖身一變成了萌萌噠機器人,而在EQ 機器人的現(xiàn)場上,選手在用積木、傳感器、電腦等“高端工具”搭建EQ機器人并進行編程。
昨天,以“創(chuàng)意無極限、科技引領生活”為主題的2016年江蘇省Power Tech 仿生機器人創(chuàng)意大賽暨鳳凰EQ教育機器人大賽,在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成功舉辦,900多名學生選手和老師、家長參與了活動。這是自江蘇省開展Power Tech 仿生機器人活動以來參賽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比賽。
孩子巧手利用廢棄物
一提到機器人,很多人就想到各種各樣的高端設備,但是“power tech”仿生機器人創(chuàng)意大賽則完全顛覆了人們的想象,它是手腦互動的機器人競賽項目,組裝機器人的材料就是我們看似不怎么使用的廢棄物,如木板,冰棒棍,甚至是泡沫、假發(fā),紐扣等等,孩子們用鋸子、錘子、鉗子、鉆孔機、熱膠槍等基本工具把這樣廢棄物搭建出創(chuàng)意的模樣,然后再配上小馬達、齒輪、電線等等,讓這些廢棄物能夠動起來,變成萌萌的機器。
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參賽的選手很不容易,所有的機器人零件都是選手們在比賽現(xiàn)場手工制作的,除了考驗手作的能力,選手們要讓機器人動起來,完成指令的任務,還需要巧妙地利用機械學、工程學、電學和設計學等科學知識。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經(jīng)過學生們的巧手,這些廢舊物都變成了能拔河、能競速,會接力的比賽型機器人。
現(xiàn)場組裝,現(xiàn)場編程
而在昨天的比賽現(xiàn)場,結(jié)構更為復雜的EQ機器人,機器人器材由支架、伺服連接架構、軸、軸套、齒輪、膠片、馬達、主板、控制器、紅外傳感器、LED傳感器等300多種不同型號的零部件組成,孩子們都是現(xiàn)場組裝,現(xiàn)場編程,讓每個機器人都能完成學生們指令的任務。
在現(xiàn)場,記者看到,初中組比賽的EQ機器人,都能夠無操控自主完成在黑色的線路上進行“走迷宮”的步驟,同時能夠在指定的小房子上短暫停留并鳴笛操作,能夠最快同時圓滿完成各項指令的機器人獲勝。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參與比賽的機器人看似簡單,它其實已經(jīng)是一個無人快遞汽車的雛形,每個機器人都帶有紅外傳感器,能夠感應路面上的“黑線”,從而按照指定的路線行走,另外比賽者還要編寫程序指令機器人在有快遞任務的房子面前停留。而在比賽中學生的整個構思、設計和開發(fā)過程儼然是實際科研工作的真實體驗,他們就像真正的工程師一樣。
□金陵晚報記者 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