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城市網(wǎng)訊 《拉貝日記》客觀、詳實、連貫地記錄了日軍空襲南京和南京大屠殺暴行,是真實呈現(xiàn)南京大屠殺歷史的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資料。昨天,記者在《拉貝日記》影印本首發(fā)式上獲悉,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影印本的形式呈現(xiàn)的拉貝最原始的日記。
約翰?拉貝當時是德國西門子公司駐南京辦事經(jīng)理。1937年11月,他毅然留在南京保護難民,出任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主席,并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位難民。在救助難民的同時,拉貝先生用日記錄了日軍空襲南京的情況,列舉了日軍在南京的殺燒淫掠暴,描述了難民的生活狀況,贊揚了外籍人士冒險救助中國難民的人道主義精神。
1937年12月24日平安夜,拉貝先生在日記中寫道:“我要親眼目睹這些殘暴行徑,以便我將來能作為目擊證人把這些說出來。對這種殘酷的暴行是不能沉默的!”拉貝先生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是當年南京難民眼中的“活菩薩”。拉貝的家人本著對中國的信任,將6卷8冊、2000多頁的《拉貝日記》影印本及高清電子版獨家授權給中國國家檔案局。其內容包括:拉貝的日記;國際委員會向日本大使館遞交的公函60余件和暴行報告400余件;拉貝收集的世界各國對日軍侵占南京后大屠殺暴行的新聞報道;拉貝回國后向德國政府呈送的關于南京淪陷的報告及報告說明和日軍暴行照片。在國家檔案局的指導下,中央檔案館館藏的日記原件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不僅是南京人民的慘痛記憶,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慘痛記憶,還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慘痛記憶。研究這段歷史,警示后人、珍愛和平,不僅是學者的責任,也是我們出版人的責任。”江蘇人民出版社總編輯府建明告訴記者,早在1997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和江蘇教育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了《拉貝日記》中文版。20年來,《拉貝日記》日益受到學術界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
接到《拉貝日記》影印本的出版任務后,江蘇人民出版社立即著手準備。影印本雖不側重于文字編校,但由于圖片的特殊性,為了讓80年前的拉貝日記更清晰地呈現(xiàn),工作人員對近2000張圖片進行處理,最終讓80年前的日記再一次鮮活于紙上。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說,《拉貝日記》影印本的出版,將是拉貝研究的新起點,是南京大屠殺史實傳播的新成果,是我們固化南京大屠殺記憶、維護南京大屠殺史實的有力舉措。唯有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才是對拉貝先生最好的懷念。
記者 許琴 吳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