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和縣白龍山片區(qū)沙溪村高速橋下投用不久的運動空間,每到傍晚,新建成的籃球場、足球場等公共運動空間燈火通明,周邊市民紛至沓來在此揮灑汗水,盡情享受運動時光。
在現場,記者看到曾經閑置的橋下空間,如今安裝了高標準照明燈、修葺了路面、完善了各類設施。“每組橋墩間的空間,剛好塞進兩個羽毛球場或者一個籃球場?!卑埳狡瑓^(qū)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這種“見縫插針”式的規(guī)劃建設,沙溪村新增了1000余平方米籃球場地、500余平方米羽毛球及健身器材區(qū),以及550平方米足球場等公共運動休閑空間。
放眼云和全域,類似這種從“金角銀邊”里擠出來的公共運動空間還有不少。在云和最大的下山轉移安置社區(qū)——大坪社區(qū)附近的高速橋下,新落成的公共健身場所同樣人氣爆棚。總計608平方米的籃球場與羽毛球場幾乎每天“滿檔”,稍晚到場的市民往往需要等候空位或者與他人拼場。此外,正在建設中的云和縣工業(yè)園區(qū)的健身廣場同樣備受周邊市民期待。據悉,該處橋下空間未來將配備2個足球場、2個籃球場以及3個羽毛球場,建成后,能夠進一步滿足周邊職工的日常健身需求,讓園區(qū)的“運動元素”更足。
為破解空間瓶頸,滿足市民對于運動空間的“剛需”,云和縣將多個橋下空間與黨群服務中心周邊,利用項目納入省、市、縣級民生實事項目清單。該縣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積極爭取相關政策與資金支持,最大限度增加居民家門口的運動場地供給,切實降低市民參與體育鍛煉的門檻和時間成本,以務實舉措,將全民健身熱潮推進至基層“最后一公里”。
目前,云和縣已有25個精心篩選的“金角銀邊”點位“蓄勢待發(fā)”,即將啟動建設。以“螺螄殼里做道場”的智慧與決心,這些“擠”出來的運動空間,將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運動選擇,為云和推進跨越式高質量發(fā)展賦予蓬勃的城市朝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