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合肥市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能培訓在合肥市全民健身廣場舉行,來自各縣區(qū)的廣場龍舞、健身氣功和廣播體操項目的學員以及即將開班的健身球、門球、拔河項目的學員共400人將進行理論與實踐的培訓考核,這批學員考核通過后,合肥市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將突破3.6萬人,進一步夯實全民健身基層服務力量。
健身氣功中的五禽戲同樣受學員們歡迎。
“基層社區(qū)社會體育指導員還是缺的,自己學過之后,可以教大家。”一位來自肥西桃花鎮(zhèn)的小伙子,是社區(qū)工作人員,他在健身龍舞培訓班上這樣表示。其實像這樣的“學員”不在少數——26歲的三十崗東渠村村民方倩是本期最年輕的學員,此前已持有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書。“想多學點技能,既能豐富生活,也能帶動身邊人鍛煉。”她說道。
據了解,參訓學員需滿足兩項條件之一:長期從事體育指導工作并持有三級指導員證書滿兩年,或具備體育專業(yè)學歷、職稱。培訓采取“理論+實操”模式,理論課涵蓋全民健身知識、運動損傷防護等,實操課則聚焦六大新興項目。合肥市體育局群體處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已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5893人,新一批社會指導員的加入將顯著提升社區(qū)健身指導覆蓋率。
健身龍舞項目國家級教練員張凱在帶領學員們練習彩帶龍的舞蹈動作。
“今年的培訓更‘潮’了!”健身龍舞項目國家級教練員、“華東舞王”張凱在“彩帶龍”教學現場向記者感嘆。作為全運會群眾比賽新項目,健身龍舞因融合傳統(tǒng)文化與時尚健身元素,吸引不少年輕人參與。“我們都是龍的傳人,這個項目有文化認同感,也比廣場舞更有活力。”張凱說。他不僅是安徽省首批健身龍舞裁判員,也是該項目推廣的見證者。
除健身龍舞外,拔河項目是首次被納入培訓體系。市體育局群體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此舉源于群眾需求與賽事驅動——拔河是全省六健會的比賽項目,有比賽就有隊伍缺教練,而門球項目再度開班,則是因為這個項目在老年群體中持續(xù)走紅。
合報樂·皖體育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在線-合新聞記者 韋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