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吟——酹江月
本站編輯:fmz發(fā)布于:2020-12-18 11:34:55 頻道:金陵吟
金陵吟天下,千秋詠流傳。歷史文化名城南京,氣象宏偉,人杰地靈,是一座蘊藏豐厚的詩意之城。21集電視文化系列片《金陵吟》,遴選南京歷代詩詞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特邀當代中華詩詞界名家、年逾九旬的俞律先生高風垂范,傾情吟誦。先生吟誦師承家傳,以吳韻為基礎,又不拘于方言,采南北通曉之雅音,行腔高朗,古法新風,實為翹楚。詩詞吟誦是一門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先秦起始,盛于唐宋,千百年來口耳相傳,綿延不絕。本片旨在發(fā)掘、整理、弘揚中華詩詞文化和吟誦藝術,聲情并茂的演繹熔古鑄今,非同凡響,令人蕩氣回腸。
《酹江月·和友驛中言別》:[宋]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龍、原不是池中物。
風雨牢愁無著處,那更寒蛩四壁。
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
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杰。
堪笑一葉飄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fā)。
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
去去龍沙,江山回首,一線青如發(fā)。
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文天祥在五嶺坡兵敗被俘后,被解往燕京。路過金陵,與同里、門友,也是戰(zhàn)友和難友的鄧剡唱和,寫下這首《酹江月》。作者回應鄧剡原詞中的深情厚誼、同仇敵愾,抒發(fā)了身陷囹圄“丹心難滅”的壯烈情懷;結句“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更直接吐露了他在同時期作品、七律《金陵驛》中所表達的“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以死殉國的錚錚誓言。
本文文字內(nèi)容歸本站版權所有,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