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AV网址|亚洲手机免费在线|最新av网址发布|67194成人草|在线国产视频91|一区二区无码竹菊|91国产精品综合|日本熟女综合视频|国产免费强奸视频|最近中文字幕99

蘇州

首頁>地方頻道>蘇州>人文

陸肯堂、陸潤庠故居:兩代狀元府亟待“重生”

東中市與中街路交會處往北,有座中市橋。從中市橋沿著閶門內下塘街往東走,不到300米,便能看到左手邊有座古宅。黃色標識牌上,寫著“陸肯堂、陸潤庠故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陸肯堂會元、狀元連捷。時隔189年后,同治十三年(1874年),他的七世孫陸潤庠狀元及第。兩人也分別被蘇州人稱為“老狀元”和“新狀元”。

如今,這處位于閶門內下塘街10號的古宅是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筑。雖然時光已過百年,但建筑的整體格局基本不變,透過日漸斑駁的門窗,依稀還能讓人想象當年繁花似錦的原貌。

歷史·淵源

相隔189年

一家考出兩位狀元

經(jīng)過陸潤庠拓建,陸家宅第占地頗廣。不過,目前能辨出舊時規(guī)模的只有兩路。西路被稱為“老狀元府”,實際上是陸肯堂故居。東路被稱為“新狀元府”,為陸潤庠故居。兩路宅子各有五進,由一條陪弄隔開。兩路宅子均已前后不通,從第二進起,門都安在了這條陪弄里。住在里側的居民,靠從陪弄進出。

這條陪弄長達百米,越往里走,越顯幽深。即使是白天,也需要借助照明才能看清腳下。陪弄寬不過一米,只能容納一人通行。有時,居民也會把自行車、電動車,從陪弄里小心翼翼地推進去。不過,沿著陪弄打開房門,進入到家家戶戶的院子中,頓時就有豁然開朗的感覺。第四進、第五進為連體走馬樓,伴著“吱嘎吱嘎”的聲音和輕微的晃動,還能踩著樓梯登上二樓,窺一窺整座故居的全貌。透過屋脊,依然可以感受到原來狀元府第的氣派。

據(jù)記載,陸氏世居浙江湖州府歸安縣雙林鎮(zhèn)。后來雙林陸氏分為兩支,一支到了蘇州桃花塢,后遷到齊門外。另一支由滸墅關遷到了都亭里下塘,這一脈就是陸肯堂的祖先。陸肯堂,字邃深(一作邃升),一字澹成,清代蘇州府長洲縣人,生于1650年??滴醵哪辏?685年)考中“會元”,隨后殿試臚唱又是一甲第一名。會元、狀元連捷,傳為佳話。他學識淵博,根底深厚,曾被康熙皇帝夸獎“學問、人品俱優(yōu)”。歷任翰林院修撰、日講起居注、右春坊右中允等,官至翰林院侍讀。1696年,因病重難治而不幸逝世于北京,年僅47歲。他不僅才學為人稱頌,而且“天性孝友,篤于仁義”,德行令人欽佩。著有《三禮辨真》《懷鷗舫詩存》《陸氏人物考》等傳世。

陸肯堂幼年居住在都亭里下塘,中狀元后,在崇真宮橋下塘購買了一處住宅。這兩處下塘,其實連在一起,現(xiàn)在統(tǒng)稱閶門內下塘。這座宅第規(guī)模宏大,分中、西、東三部,后門直通桃花塢。后來,陸家子孫在此世居。時隔189年后,同治十三年(1874年),陸肯堂的七世孫陸潤庠狀元及第。這座大宅,也成了兩代狀元府。

作為蘇州歷史上的最后一位狀元,陸潤庠活躍于光緒、宣統(tǒng)年間,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歷任翰林院侍讀、山東學政、國子監(jiān)祭酒等職。光緒二十年(1894年),因母親生病請假回鄉(xiāng),總辦蘇州商務,創(chuàng)辦了蘇州蘇綸紡紗局和蘇經(jīng)紡絲局。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占北京,陸潤庠隨慈禧太后、光緒帝西行,代言草制。后任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官至太保、體仁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宣統(tǒng)三年(1911年)皇族內閣成立,任弼德院院長。辛亥革命后,仍留清宮,任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1915年去世。

現(xiàn)狀·修繕

為保護古宅

社區(qū)安排志愿者巡視

陸潤庠去世后,陸家子孫仍在這座宅第內居住了一段時間,但隨著時代變遷,陸續(xù)遷出,分散開來。直到上世紀60年代,陸家后人在故居里僅剩一戶。這戶人家所住的地方,也成了迄今故居內唯一的私宅,位于西路,面積約60平方米。其余房屋全部屬于公房,由房管所進行維護管理。

544088_318817

陸肯堂、陸潤庠故居現(xiàn)為民宅,有100多人居住在其中。 攝影 杭興微

今年4月,這座私宅因為擅自裝修,改變建筑格局,曾被文物保護管理單位責令恢復原貌。“曾經(jīng)有位陸家后人一直獨居在這,去世以后,這間房屋空置了很長時間,后來又轉賣給了其他人。”西街社區(qū)書記魏萍告訴記者,幾易其主后,最近一次,房主將該房屋由木結構改成了磚混結構,已被責令整改。算上公房,陸肯堂、陸潤庠故居內目前一共居住著47戶人家,共有100多位居民,其中絕大多數(shù)屬于老年人。

今年72歲的虞正平居住在陸肯堂、陸潤庠故居東路的第一進,緊鄰著小巷閶門內下塘街。從1958年開始,已在這兒生活近60年。他回憶說:“剛搬到這邊時,這片故居建筑猶新,但只有不到10戶人家,房屋大多空置著。”上世紀60年代,因為周邊人民路等地拓寬拆遷,居民開始大量遷入。為了滿足生活需要,房屋構造也開始有了較大的變化。“那時,本來有大門,門口還擺放著石獅子,后來都移走了。”虞正平說。

如今,數(shù)十年過去,沿著陪弄走入故居,更能感受到宅院的冷清和孤寂。幽深潮濕的陪弄里,帶著一股霉味。雜物被隨意堆砌在墻邊,布滿灰塵。有的房屋住著獨居老人,院子內雜草叢生,門窗也日漸斑駁。外露的污水管、雨水管,密密麻麻的電線,影響古宅風貌的同時,更添了安全隱患。“出現(xiàn)漏水、倒塌等現(xiàn)象,我們會及時聯(lián)系修繕,平常也會經(jīng)常安排志愿者進行巡視。”魏萍說。

傳承·保護

更好傳承 可從恢復磚雕門樓著手

如何更好地保護陸肯堂、陸潤庠故居?蘇州的有關部門不斷地做實地查看和調研,研究保護修繕的辦法。“2011年的時候,我們曾收到通知,說準備對它進行整體保護。”

魏萍告訴記者,考慮到需要把居民外遷,當時,西街社區(qū)還專門進行了情況摸底。結果摸底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居民外遷的愿望非常強烈。魏萍認為,這種結構的房子,確實已不太適合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

544088_318818

新老狀元府被一條陪弄隔開。

防范火災,是目前保護陸肯堂、陸潤庠故居最重要的一項任務。由于道路不暢,一旦發(fā)生火災,消防車進不來,后果將不堪設想。每天19時,西街社區(qū)都會安排專門的志愿者,沿著閶門內下塘街來回幾次,高聲提醒居民注意安全用電、用火。對這座故居,尤其作重點巡視。而且,給每一位居民均定期發(fā)放小手電,告知他們最好不要點蠟燭、不要制造明火。

虞正平說,陸肯堂、陸潤庠故居每年都會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那條窄窄的陪弄里,經(jīng)常有游客進去一探究竟。但可惜的是,原本存有的磚雕門樓已經(jīng)拆除,故居的外貌已經(jīng)跟普通民宅沒有多大區(qū)別。想要跟狀元府合影,就只能靠墻上一塊小小的標識牌,方能顯出它的與眾不同。虞正平建議,如果要更好傳承保護,可以先把故居的磚雕門樓恢復。

的確,盡管內部空間有所改變,但陸肯堂、陸潤庠故居結構仍然完整,原宅整體面貌依舊,存在著真實、豐富的文化遺存。人們期待百年老宅重生,讓昔日風貌重現(xiàn),為古城增添一抹亮色。

記者

手記

保護百年古宅

要與時間“賽跑”

6月15日,記者與西街社區(qū)工作人員一起,來到了閶門內下塘街10號。這兒是蘇州清代兩位狀元——陸肯堂、陸潤庠故居之所在。作為末代帝師,陸潤庠是中國近代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曾官居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等要職。今年,距離他去世,也僅有102年。如今,故居里除了一戶為私宅,其余都是公房。

因為年代并不久遠的緣故,陸肯堂、陸潤庠故居,雖然比舊時規(guī)模小了不少,但尚存的東、西兩路,仍保持了昔日格局。一磚一瓦,陪弄、天井、門窗等,依然保存了下來。這在蘇州眾多名人故居中并不多見。例如,同樣是“狀元宰相”,明代首輔申時行的故居就幾易其主,建筑早非最初模樣。不少名人的故居,實際上僅是故址所在。

不過,遺憾的是,雖然絕大部分作為公房,陸肯堂、陸潤庠故居的基本修繕得以保障,但它的文化價值并沒有得到充分挖掘。慕名而來的游客,往往心生失望。既無從在這領略狀元故居的建筑風采,也沒法了解他們身上動人的故事和可貴的品質。那些日漸斑駁的墻面、漸漸破損的門窗,更不免讓人對故居的未來感到擔心。

保護這座兩代狀元府,亟須與時間賽跑,付諸行動。

【故居名片】

陸肯堂、陸潤庠故居位于蘇州閶門內下塘街10號,為清代建筑。故居原為陸肯堂狀元第,陸潤庠中狀元后再度拓建。坐北朝南共三路,中路為正路,共五進。第一進門廳已改。第三進面闊三間大廳,扁作梁架,存木鼓墩。第四進、第五進為連體走馬樓,面闊五間17.5米,進深9.85米。(記者 趙焱)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
593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