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夯實學校民族教育基石,探索課程思政建設路徑,開創(chuàng)學校民族教育新局面,2024年春季學期,新疆管理部依托校本選修課程,全面啟動“三棱鏡”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對原有的“七色光”工程進行系統(tǒng)梳理、深挖拓展,進而實現(xiàn)“碎片化”集成、“多元化”融合。“三棱鏡”課程思政體系主要分人文基礎、學科拓展、研學實踐三大模塊,人文基礎是“基底”,支撐學科拓展與研學實踐兩側(cè)棱;同時學科拓展與研學實踐也是人文基礎的個性化折射區(qū)。
秀州中學新疆部于4月10日開展“生命能量在腳下 最美課堂在路上”打卡嘉興地標建筑研學活動。新疆管理部依托紅色基因培養(yǎng)工程、青色成長勵志工程,圍繞“以人為本”的科學教育理念,通過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結(jié)合,充分挖掘社會實踐資源、拓展育人空間、創(chuàng)新科學實踐,讓學生實地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成果。
校黨委書記周崴在全體新疆部學生行前會議上重點強調(diào)了此次研學活動的意義,他說這不僅僅是一次師生校外活動,更是一次難得的校外實踐課,他鼓勵學生在研學中:登高壕股塔——遼想嘉興的七塔八寺,追憶嘉絹印象——體會新舊融合碰撞出的時代火花,環(huán)游綠色秀湖——遨游共享文化盛宴的藝術(shù)中心,漫步鴛鴦廊橋——感受動態(tài)穿梭的交錯立體步行系統(tǒng)。
新疆部分管校長陳女誼向全體學生講解了“三棱鏡”課程思政體系下立足高中三年整體規(guī)劃的研學思政課程,重點分析了此次研學的三條路線:嘉興南湖北半環(huán)(壕股塔-南湖賓館-小瀛洲-南湖天地,嘉興南湖區(qū))、嘉興西南湖鴛鴦廊橋+臺昇國際廣場(嘉興經(jīng)開國商區(qū))、嘉興秀湖生態(tài)公園+中關(guān)村廣場(嘉興秀洲區(qū)),要求學生“學”與“行”相結(jié)合、“行”與“思”相結(jié)合、“思”反哺于“學”。
新疆部副主任徐芳圍繞“4個講究3個提醒”對此次研學活動及研學作業(yè)做了詳細的布置,要求學生本著“我是秀中人,一生一世學做人”的校訓,把秀中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并鼓勵學生以活動為契機,抓住本次打卡嘉興地標建筑的機會,浸潤式認識嘉興,確保行程有收獲、研學有思考、活動有成長。
4月10日上午8:30,12輛大巴車載著全體新疆部學生緩緩駛出秀州中學,分別抵達壕股塔、秀湖、鴛鴦廊橋,開始了為期一天的地標打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