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wǎng)3月5日訊 (記者曹敏 馬春燕 通訊員佘卉囡) “我是一個農(nóng)民,為國家、為社會作不了大的貢獻,但如果我的血液能幫助到別人,也算是我對社會的一點小貢獻,這點小貢獻就是我的大快樂。”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皋市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城北街道)十里墩村的普通農(nóng)民蘇宏裕說出了這番質(zhì)樸而又感人肺腑的話。 “我真真切切地感覺到自己在救人” 皮膚黝黑,為人和善,這是蘇宏裕給大家的印象,但人們或許很難相信,這個平凡的中年人,在過去的14年里,累計無償獻血148次(其中全血5次、成分血143次),折合全血200800毫升,成為南通獻血次數(shù)和獻血總量第一人,兩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成為當之無愧的“獻血英雄”。在這一串串數(shù)字、一個個榮譽背后,是一個普通農(nóng)民的淳樸情懷,是一個草根英雄的堅持不渝,是一個平凡好人的處世信條。 蘇宏裕的獻血生涯開始于2000年,當時對獻血還不甚了解的他正在血站排隊,一個青年神色慌張地跑了進來,說自己的老婆出了車禍,在醫(yī)院等著輸血。老蘇一問知道與自己的血型相配,二話沒說就獻出400毫升。 當帶著體溫的血液緩緩淌入血袋時,年輕人焦慮的臉上逐漸溢出了一絲絲明媚,照得老蘇心里也亮堂堂的:“我真真切切地感覺到自己在救人。”于是,僅僅出于救人的初衷,獻血便成了老蘇多年來雷打不動的習慣,這一捋袖子,便是十四年。 血站成了定期光顧的老地方 14年里,南通血站成了蘇宏裕定期光顧的老地方。 每一次獻血,老蘇都騎著自行車一腳一腳踩過去。記不清迎過多少次的風霜、淋過多少次雨雪,腳下的路就這么安靜地延伸著,直達守護生命的“愛心驛站”。 當家人擔心他的健康阻止他時,蘇宏??傔@樣耐心地勸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獻血就是拯救他人性命,這樣的好事,為什么不做。”漸漸地,家人被老蘇“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信念感染,也成為了他“獻血事業(yè)”的支持者。 “讓生命在愛的血液里得以延續(xù)” 談及這么多年不求回報的付出,樸實的老蘇淡然地揮揮手:“我并不在意這些,不需要別人知道,也無需報答。”然而,當我們伸出雙手不是簡單的給予,而是播種愛、傳遞愛。老蘇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欽佩和尊重,現(xiàn)在他走在街上,經(jīng)常被認出來:“這不是獻血英雄老蘇嗎?” 被問及夢想是什么,蘇宏裕說:“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幫助更多的人,動員越來越多的人參加到義務(wù)獻血的隊伍中來,讓生命在愛的血液里得以延續(xù)。”在他看來,世界上再沒有比挽救生命、讓愛長流不息更有意義的事情。 沒有慷慨激昂的豪言,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語,蘇宏裕以他樸素而高尚的情感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告訴我們:在給予別人生命陽光的同時,自己也享受著充滿陽光的生活。這就是人心深處向善的力量,推著你我到達愛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