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以什么樣的方式愛孩子成為讓當代父母頭疼的問題。近日,亳州市第五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楊碧偉就“寵娃”這個話題提出,要講究方法,避免盲目溺愛。科學寵娃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長,培養(yǎng)獨立能力。這一行為需要家庭、父母和孩子的共同重視與配合。
愛孩子意味著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支持與接納。楊碧偉介紹,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過度滿足物質(zhì)需求,忽視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過度保護孩子,包辦一切,這種行為會導致孩子不懂得珍惜、缺乏安全感,影響心理健康并形成物質(zhì)依賴;剝奪了孩子鍛煉自理能力的機會,會阻礙孩子探索世界,限制其成長和發(fā)展。因此,及早重視并改正寵娃方法至關重要。
父母應當尊重孩子的獨特性,鼓勵他們勇敢追求自己的熱愛,而不是強加自己的期望。愛孩子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點滴關懷中,從一頓營養(yǎng)均衡的早餐,到一次耐心的作業(yè)輔導,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下的鼓勵話語,到溫暖擁抱,這些都是愛的體現(xiàn),都將匯聚成孩子心中最堅實的依靠。
愛孩子,要教會他們獨立與堅強。父母的愛不應該只是溫室里的呵護,還應該是風雨中的陪伴與指導。要教會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在挫折中成長,在失敗中汲取力量。真正的愛,不是替孩子鋪平所有的路,而是要教會他們自己走穩(wěn)每一步。那些看似退后的細節(jié),往往蘊含著讓孩子受益終身的成長密碼。
愛孩子是與他們共同成長的過程。把指揮棒變成聚光燈,在危險區(qū)設置安全網(wǎng),在叛逆期設置緩沖帶。父母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傾聽他們的心聲,分享彼此的快樂,在相互理解與支持中,父母與孩子共同探索世界的奧秘,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父母之愛是細致入微的關懷,是無條件的支持,是教會孩子獨立與堅強的勇氣,更是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旅程。(朱虹娟 方璐 雷芳 劉文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