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街農貿市場大改造,近期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這家位于古城核心區(qū)域、歷經25年風雨的農貿市場,最近以“網紅市場”的面貌再現(xiàn)。市民游客好奇打卡之余,這家網紅農貿市場傳遞出怎樣的信號,為文旅經濟帶來什么新變化?
面貌煥新喚醒游客熱情
記者看到,東街農貿市場雖然格局和面積沒有大變,但煥新后的攤位更加明亮,有一種古樸感。市場內一位雜貨攤主告訴記者:“雖然還是以本地顧客為主,但游客光顧的比例確實上升了,尤其年輕游客的身影變多了,周末時會結伴來市場逛逛、問問?!彼业臄偽环胖鞣N榨菜、粉絲、香料,后排架子擺滿了各種生活調料,一位年輕消費者正在挑選貨物、稱重打包。
開在市場轉角處的“我家酥魚”是今年7月入駐的,老板娘王雪冰感受到了游客的熱情?!斑@兩天一些東北老鄉(xiāng)專程來我店里買酥魚,自開業(yè)以來,南京、上海、杭州過來的游客數量不少?!蓖跹┍嬖V記者,店里允許試吃,有時候本地顧客拿著酥魚在窗口試吃,恰好被游客撞見,酥魚的香氣引游客好奇品嘗,認可后便會購買一份帶走。王雪冰說,小店生意讓她驚喜,開業(yè)首日,賣了50斤酥魚,次日賣了60斤。有時候一到傍晚就賣斷貨,生意絲毫不輸她開在延安路上的老店。
比起一般的蔬菜、水產,游客來農貿市場更傾向于尋找紹興“土貨”,像醬鴨、醬扁魚干、醉雞等?!耙环矫媸窍肫穱L紹興本地特色食品;另一方面是這些土貨方便攜帶,有即食性?!蓖跹┍f,像自己的酥魚店,雖然也有外賣服務,但年輕人更喜歡跑到線下來買,親眼看著酥魚炸得脆香,從鍋中撈起,再用手端著品嘗,那種幸福感不是點個外賣就能比的。“這也是游客探尋本地農貿市場的意義吧,像逛景點一樣感受老紹興的煙火氣。”
游客的入場消費,和“網紅農貿市場”所帶來的眼球效應有關。來自無錫的游客黃百其與同伴逛完八字橋街區(qū),正準備打道回府,無意間瞥見了市場正門的新裝修?!肮派畔愕拈T面讓我愣了一下,還以為是家飯店呢?!蓖A粲^賞之際,黃百其在入口處的“不老神雞”店購買了半斤熟食,給當天的古城之旅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他說,“東街農貿市場和八字橋相距這么近,還將江南水鄉(xiāng)的建筑風格延續(xù)到市場里,提升了我們游客的古城文旅體驗?!?/p>
東街農貿市場內的中庭位置,有一處中式亭臺,不少攤主午間靠著圍欄休息。一位水產攤主認為,亭臺也是一個休閑、交流的空間,“少設一處攤位,多留一處文化空間,能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游客逛累了可以在這兒坐坐,細細品味水鄉(xiāng)風情、人文特色。”
農貿市場換賽道競爭
有人會問,東街農貿市場攤位費收費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改造后的東街農貿市場攤位費不增反降,降幅或超過10%。華麗大改造、積極引進新店、減少攤位費等接二連三的舉措,讓經營戶感受到了市場管理方滿滿的誠意。
“和各行各業(yè)一樣,最接地氣的農貿市場也要緊跟時代,主動提升吸引力和競爭力?!笔袌鋈肟谔幍摹俺缛薀貘啞钡曛鞲嬖V記者,自己已經在這里開店20多年,一路見證著東街農貿市場的興衰沉浮。他回憶,東街農貿市場人氣最高時,是在東街夜市時期。當時聚集的人流從夜市向周邊延伸,附近的店鋪、菜市場自然也十分火熱。2014年11月后,夜市取消,退市還路,交通安全、市容市貌明顯提升,但東街的人氣確實肉眼可見地下降了。最近,附近的市婦保院也搬遷了,再次轉移了部分客流量?!昂迷跂|街農貿市場處于古城中心位置,周邊有八字橋、周恩來紀念館、魯迅故里、沈園等景點,周圍的老小區(qū)加起來也有幾十個。妥善經營,人氣會再次聚集?!?/p>
市場內一位海鮮攤主算是東街市場的“元老”了。在時代快速發(fā)展、業(yè)態(tài)不斷更新的今天,他也感受到了傳統(tǒng)農貿市場的經營壓力?!按蠹屹I菜的渠道越來越多,線上有叮咚買菜、美團配送、微信預訂等,線下有生鮮超市,一堆流動攤、自擺攤也分走了生意。”像東街的“馬路市場”,從附近寫字樓、商鋪前到市場門口,一早就擺得滿滿當當,多為農戶自產自銷,省去了攤位費,價格更便宜?!霸谕饷鏀偽毁I了,顧客基本不會走進市場。原先在市場內經營的攤主也有部分選擇到外面擺攤了?!?/p>
記者了解到,東街農貿市場的價格在整個越城區(qū)不算便宜。比如一斤基圍蝦,東街市場與其他市場的差價可能達到10元。價格的差距來源于多方面,包括租金、運輸成本、信息差等,與經營模式也有關。東街市場攤位的菜更多來自于農貿批發(fā)市場,比起“自產自銷”模式占大頭的市場,成本自然要高點。
“與其卷價格,不如換個賽道,走差異化路線可能突破農貿市場發(fā)展瓶頸?,F(xiàn)在紹興文旅融合發(fā)展勢頭良好,將市場與文旅結合起來,打造具有越城水鄉(xiāng)特色的‘網紅市場’,應該會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币晃粩傊餍χ鴮τ浾哒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