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晚10:30,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新一期《開講啦》,靖江籍中國科學院院士、軌道交通工程專家翟婉明做客節(jié)目,以“與世界共赴未來”為題,與觀眾一起回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鐵路的滄桑巨變,分享他與中國鐵路發(fā)展相“耦合”的人生故事。
節(jié)目開場,翟婉明用兩段火車和高鐵音頻,讓現場觀眾“找不同”。主持人撒貝寧和觀眾很快異口同聲地表示,早期火車運行有“咣當咣當”的聲音,但高鐵卻沒有。對此,翟婉明表示,這其實就是中國鐵路發(fā)展歷程中的一個重大變化。他進一步解釋,原來的鋼軌25米就有一個接縫,火車在通過接頭時會產生振動沖擊,發(fā)出“咣當咣當”的聲音,而現在的鋼軌全部焊在一起,沒有接縫,所以高速列車行駛時振動小了,整個軌道的壽命也得到了提高,而且更加平穩(wěn)舒適。節(jié)目中,翟婉明還和網友、觀眾交流了“神秘黃色列車”、“高速飛車”、中國高鐵“之最”等話題。
分享環(huán)節(jié),翟婉明從1981年考入西南交通大學,第一次坐火車的經歷說起,延伸概述了中國鐵路的六次全面大提速?;厮葜袊哞F發(fā)展,翟婉明感慨萬千,面對沒有建設標準、地形地貌復雜、運營環(huán)境嚴苛等種種挑戰(zhàn),我國堅持依靠科學技術的力量,逐一破解難題,推動高鐵事業(yè)步步前進。2008年以來,我國已建成4.3萬公里高鐵,超過了除中國以外,全世界其他國家所有高鐵里程的總和。翟婉明在節(jié)目中激動地說到,現在很多國家以中國時速350公里為目標,紛紛研制下一代的高速列車,中國高鐵也已經開始領跑,慢慢進入“無人區(qū)”,未來需要我們共同探索!
翟婉明1963年8月生于靖江,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軌道交通工程專家。他長期從事軌道交通工程動力學研究,開拓了鐵路大系統(tǒng)動力學研究領域,他所構建的車輛-軌道統(tǒng)一模型和快速顯式數值積分方法分別被稱為“翟模型”和“翟方法”,成果被廣泛應用于我國高速、重載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領域,取得重大社會經濟效益,在國際上也有著重要影響。
《開講啦》欄目是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制作的中國青年電視公開課節(jié)目,由撒貝寧擔任節(jié)目主持人。欄目邀請“中國青年心中的榜樣”作為開講人,通過前沿的新知分享,以平實的角度和潤物無聲的方式傳遞主流價值觀,給予中國青年現實的討論和心靈的滋養(yǎng),欄目以其“年輕化”和“全媒體”的傳播特點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