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傳媒記者葛星星
臺傳媒通訊員方永樂
6月5日,第二十六屆眼底病論壇暨國際視網膜研討會首日主會場,浙江省臺州醫(yī)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yī)師李恩輝向國內外頂尖眼底病專家,展示了一項被稱為“打氣”的革命性技術——“充氣性視網膜固定術”。這是他第二次在此類會議上展示這項技術。
相較于傳統(tǒng)手術,“打氣”僅需向玻璃體腔注射氣體,損傷小,恢復快、費用低。臺州醫(yī)院已成為國內采用該項技術最早、例次最多的醫(yī)院,并牽手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開展全國性研究。他們向國際學術界證明:頂尖的醫(yī)療不是昂貴的設備,而是那些能讓普通患者真切受益的精湛技術。
“打氣”復明國內領先
臨海65歲的王老伯一夜之間莫名失明,在臺州醫(yī)院被確診為少見的雙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傳統(tǒng)手術創(chuàng)傷大、恢復慢且需分次進行。
李恩輝果斷采用了他潛心鉆研的“獨門絕技”——向王老伯雙眼玻璃體腔精準注入0.7毫升消毒空氣。術后第二天復查,視網膜已復位。王老伯揭開紗布重見光明時激動萬分:“太神奇了!”
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是視網膜脫離最為常見的類型,如治療不及時,很可能導致視力恢復不佳甚至永久失明,患者絕大多數需要手術干預治療。2014年,李恩輝在意大利進修學習時接觸到了“充氣性視網膜固定術”,通過向玻璃體腔內注射惰性氣體進行治療,具有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手術后視力好、恢復快等優(yōu)點。但純惰性氣體在玻璃體腔長期留存,會引發(fā)一系列嚴重并發(fā)癥。
面對國內無長效氣體、教科書無記載、學術會議無交流的“三無”困境,李恩輝憑借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大膽創(chuàng)新:以嚴格頭位管理為核心保障,用易獲取的消毒空氣替代國外長效氣體進行頂壓治療。首例成功嘗試后,他便一頭扎進這項技術的優(yōu)化與推廣中。
了不起的“惠民技術”
“這項技術只需簡單操作就能完成,但術者應具備豐富的玻璃體視網膜手術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基礎,嚴格掌握其適應癥,術后也需嚴格保證頭位,密切觀察病情,及時調整頭位及補充激光,才會取得良好效果?!崩疃鬏x說。
技術突破的背后,是近乎嚴苛的責任堅守。術后頭位管理是成敗關鍵,因此李恩輝對每位患者都給予“特殊照顧”。無論周末假日、風雨寒暑,他必定早早出現在病房,根據視網膜復位情況精細調整患者體位,有時一日需調整三四次。
目前,李恩輝團隊近六成視網膜脫離患者采用消毒空氣注氣的治療方法,從2019年至今已開展300多例,手術成功率超過90%。
近兩年來,李恩輝將該技術相關研究在《中華眼底病雜志》及國外雜志上發(fā)表,并將該手術的成功經驗在國內各級眼科會議上分享交流推廣,引起省內外眼科專家的強烈興趣。2022年,臺州醫(yī)院主辦全國“充氣型視網膜固定術學習班”,吸引百余眼科同道。著名眼底病專家、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副院長徐格致教授對李恩輝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從區(qū)域實踐到全國性研究
去年4月,臺州醫(yī)院與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共同牽頭,啟動眼科注氣多中心臨床研究項目——非膨脹濃度C3F8氣體與空氣在充氣性視網膜固定術治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對比研究。
該項研究項目由李恩輝,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眼科主任、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常委陳有信教授聯合發(fā)起,全國20家頂尖三甲醫(yī)院參與。這也是國內首個有關“充氣性視網膜固定術”的全國多中心臨床研究,標志著臺州醫(yī)院眼科注氣相關的臨床研究得到全國性認可。
“臺州醫(yī)院通過近年來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貴的病例。該研究項目將進一步探究‘充氣性視網膜固定術’的療效及安全性,拿出中國自己的臨床數據,以便規(guī)范推廣該項技術,造福更多視網膜脫離患者?!标愑行沤淌诒硎?。
目前研究進程近半,初步研究結果驗證了用空氣和非膨脹濃度C3F8實施充氣性視網膜固定術治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該項技術在全國推廣普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爸灰芙o患者帶來好處的醫(yī)療技術,我都會堅持去做、去嘗試?!崩疃鬏x說。這句樸素的話語,恰好折射出中國基層醫(yī)療創(chuàng)新的終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