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銳冰 通訊員 宗江)在連工作的鹽城女孩李夢(化名),昨天收到了一條中獎短信,稱其獲得了《中國好聲音》二等獎,獎金高達12萬元,同時還獲得了一臺高級筆記本電腦。被天上掉的“餡餅”砸昏頭腦的李夢,按照“欄目組”的要求,先后匯去了4.5萬余元“手續(xù)費”、“個人所得稅”“公證費”等,當對方還無休止地讓她匯錢時,李夢才如夢初醒,報警求助。
“意外”中獎
她匯去5160元手續(xù)費
“尊敬的用戶您好!恭喜您!您的手機已被《中國好聲音》欄目組抽取為場外幸運用戶。您將榮獲公益基金12萬元人民幣與蘋果公司贊助的蘋果筆記本電腦一臺……”日前,在連工作的鹽城女孩李夢,手機上收到了一條中獎通知。
雖然不相信自己會有這么好的運氣,但李夢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按照短信上提供的網(wǎng)址進入“中獎”網(wǎng)站,并且按照網(wǎng)站上領獎的程序和要求,填了一張信息表,留下了她的卡號以及手機號碼等信息。
當天中午12點半,李夢就接到了“欄目組”的來電,電話中稱她已經(jīng)登記注冊成功,現(xiàn)在通知她辦理領獎手續(xù)。“起初,我還以為是假的,但接到這個電話后,我對此深信不疑。”李夢說,對方很熱情地告訴她,先給欄目組匯去2580元手續(xù)費,就可以領取獎金和獎品了。
李夢興奮地去了位于解放路的農(nóng)行轉(zhuǎn)賬,隨后和對方取得了聯(lián)系。沒想到,對方稱她剛才轉(zhuǎn)賬用的卡號和開始填表的賬號不一致,必須用在網(wǎng)站上登記注冊的賬號轉(zhuǎn)賬才能被認可。
此時的李夢,一心想著拿大獎,未加思考就用登記注冊的卡號,通過ATM機又給對方匯去2580元。
“欄目組”告訴李夢,第一次用別的卡號轉(zhuǎn)賬的款項,會還給她的。李夢開始懷著美好的期待,等待領取大獎。
接二連三要錢
她才如夢初醒去報警
事情遠沒有結(jié)束。當李夢走出銀行,又接到了另一位自稱北京國稅局的男子電話,“《中國好聲音》已經(jīng)將你的中獎信息轉(zhuǎn)給我們,現(xiàn)在你需要交20%的個稅,共計25600元。”
毫無戒備的李夢聽后信以為真,又返回銀行轉(zhuǎn)了25600元給對方。“對方還告訴我,會將個稅發(fā)票和筆記本電腦一起郵寄給我。”
交完個稅后,當李夢咨詢“欄目組”獎金和獎品何時到時,對方給她一個“北京公證處”的電話,讓李夢咨詢對方。一位自稱姓王的處長告訴李夢,要交完8000元的公證費后才能公證,領完獎后,這筆公證費會退還給李夢。于是,李夢繼續(xù)鉆進騙子的圈套,又匯了8000元給“公證處”。
先是手續(xù)費,然后是個稅、公證費,騙子的花招層出不窮。果真,在李夢匯了38760元后,對方稱她的中獎驗證碼是7988,要再匯7988元才能領獎。
此時,李夢身上已經(jīng)沒有那么多錢了,只好匯了7000元到對方的賬戶。等了半天,獎金依然不見蹤影。著急的李夢再次打電話給“欄目組”,對方說由于錢不夠才沒有激活,需要將錢數(shù)補齊,并且再打8000元制作領獎公證書。
接二連三的要錢、轉(zhuǎn)賬,讓李夢漸漸起了疑心。哪來這么多要錢的名堂?為什么一開始不說清楚?帶著郁悶的心情,李夢趕到附近的浦東派出所報警求助。
被騙4.5萬余元
別輕信天上掉的餡餅
直到報警,李夢共被騙去4.5萬余元。在派出所里,當民警詢問她為什么沒參加《中國好聲音》的活動,還要輕信他們的謊話時,李夢回答,“因為我給‘國稅局’去電話的時候,他們說的很專業(yè),我就相信了。”
記者在浙江衛(wèi)視官網(wǎng)看到一條公告提醒稱:《中國好聲音》自開播以來,受到全國觀眾熱捧,騙子覺得有機可乘,冒充節(jié)目組,給市民發(fā)“中獎短信”騙取錢財,浙江衛(wèi)視為此已發(fā)聲明,叫大家切勿上當受騙。
為防止此類詐騙案件進一步蔓延,辦案民警提醒,碰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要多思考、多咨詢,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尤其是遇見對方不斷以各種理由要錢的,更是要提高警惕,最好不予理睬或者打電話到相關(guān)單位核實。
目前,此案正在偵辦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