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胡成
冷冷晴晴,越冷越晴,好在晴冷天里還有太陽作陪。昨天的氣溫和前天差不了多少,也因為如此,體感比前天要好受。這一點,昨天的生活指數(shù)可以作證,除不宜運動、不宜晨練外,其他項生活指數(shù)都顯示為“較適宜”。
進入12月份以來,雖然在冷空氣的打壓下太陽有點躲躲閃閃的,但它每天還都堅持出來透透氣。當冷空氣進入停歇期時,憋屈的太陽終于抖擻起精神,從昨天一大早“起床”后,它幾乎沒“打盹”。冷氣沒有散去,但是行走在暖陽下,那股心勁很足。
關于冬季里太陽的好,不用再說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陽光的“叫醒作用”絕不亞于電子鬧鐘,同時還沒有突然被驚醒時腎上腺激素猛增的驚嚇感。所以晚上拉窗簾時,不妨留一點空隙。當早上受到光線照射,血清素會使身體的代謝加快,伴隨著生物鐘同時提醒你,太陽“曬屁股”了,該起床了。
當窗臺上、屋檐下鋪滿了金黃的陽光時,任誰都想暖和和地打個盹。打盹可以,曬上半個小時也無妨,但是不要過量。
冬季,天氣寒冷,不少人特別是中老年人都習慣在室外長時間曬太陽。其實,冬天久曬太陽未必好。
冬季由于太陽斜射,以及光線穿過較長的空氣路徑而增加散射吸收,單位面積的紫外線能量確實比夏天小得多,但絕不是沒有。日常生活中,曬太陽是有好處的,但是一定要掌握度,如果長時間在戶外曬太陽,紫外線照射積累到一定程度,仍會發(fā)生日曬效應而影響到人體健康。
另外,喜歡在冬天去北方旅游的人們,若不注意,皮膚就會遇到麻煩。特別是在有積雪的地方,因為雪的反射光強烈,而且光線從四面八方,甚至從下方射來,紫外線的作用也就不亞于夏季的海灘。因此,冬天在室外長時間曬太陽或長時間在雪地無防護地活動,對人的健康都是有害無益的。
在不受外力左右的情況下,老天爺也懶得變換模式,今天,基本上是昨天的翻版:晴到多云,東北風3—4級,最低氣溫-5—-6℃,最高氣溫4—5℃。這種天氣里,一手要抓保暖,一手要抓緊時間曬太陽,而且兩手都要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