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24日訊(周瑩 穆文玲)近日,中國醫(yī)師協會等單位向社會公布了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主要核心城市的《2015全國睡眠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江蘇人睡眠指數為68.6分,居全國第六。那么,港城人的睡眠質量怎么樣呢?
有三成學生
睡眠不足9至10個小時
資料顯示,人的一生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睡眠狀況與健康息息相關,但現有調查結果顯示,不少人患有睡眠障礙或與睡眠有關的疾病。
近日,市二院神經心理科主任、醫(yī)學博士曹金霞,對師專一附小龍河校區(qū)四年級的48名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后發(fā)現,有1/3孩子睡眠時間不足9至10個小時。孩子們大多數入睡時間都在22時左右。
“睡不夠第二天就會很困,我一般要睡10個小時,不然上課就要打瞌睡。”四年級學生瑤瑤說,她睡覺時間一般都在22時左右,由于爸爸媽媽早晨8時要上班,她每天6時許就被叫醒了。結果到了學校,瞌睡就不斷。
曹金霞稱,少年兒童的生長主要在睡眠時完成,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生長發(fā)育障礙、富有攻擊性、脾氣暴躁、情緒低落、記憶力下降等生理與心理問題。孩子們的睡眠問題多跟學習壓力、父母期望、睡眠環(huán)境、青春期問題引發(fā)的焦慮有關。
“我在門診中發(fā)現,那些焦慮的孩子,普遍有一個對其期望很高的家長。我們除了對孩子進行治療,還要與家長進行心理溝通,讓家長學會放松。”曹金霞說,“家長要幫助孩子學會放松,而不是施加壓力。孩子失去好的睡眠,最終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為此,曹金霞提醒廣大市民,為了幫孩子們營造一個好的睡眠狀態(tài),睡覺前,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些放松的動作,比如做一些伸展性的動作,伸伸腰或者踢踢腿。讓孩子的血液從大腦流到身體里,幫助大腦放松。還可以吃一點安神的東西,比如牛奶、香蕉和棗子。等孩子上床睡覺后,全家人應盡量不發(fā)出嘈雜的聲音,給孩子營造一個利于睡眠的環(huán)境。
長時間玩手機
可能導致失眠
“每天上班特別忙,下班回家,哄孩子睡著后,22時以后才是自己的時間,我就會利用這段時間來玩手機發(fā)微信、與朋友聊天等。聊得時間長了,就會睡不好,第二天渾身沒勁。”市民趙女士在市二院世界睡眠日咨詢現場苦惱地說。
在活動現場,這樣的“手機一族”并不少。據曹金霞介紹,目前,因電子產品而引發(fā)的睡眠障礙在她的睡眠門診中不占少數。還有部分人因節(jié)律性睡眠而導致睡眠障礙,長期下來將患上慢性失眠。
而“夜貓子”也是港城睡眠障礙癥的主要患者群。因為“夜貓子族”大多數白天工作壓力大,到了夜晚多數會通過各種娛樂方式疏解壓力,只有身體在勞累到不行時才休息。長此以往,就會演變成失眠。
曹金霞建議,容易失眠的市民睡前應避免吃難消化或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多的運動,要堅持良好的作息習慣。而對于學生、中青年人來說,要學會盡可能減少電子產品進入臥室或床上的機會,要有意識訓練自己通過多睡一小時,延長夜晚深睡眠的時間,來提高睡眠質量。
打呼嚕
原來是睡眠障礙
“先生每天應酬多,回來晚,睡覺打呼嚕的現象很嚴重,搞得我每天都睡不好。我怎么勸他都不聽。”在咨詢現場,市民王女士滿臉焦慮地說。
曹主任稱,睡眠障礙最常見的莫過于打呼嚕,又叫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以睡眠時打鼾、呼吸暫停和日間嗜睡為特征,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睡眠現象。打呼嚕是健康的大敵,會使睡眠呼吸反復暫停,造成大腦、血液嚴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癥,而誘發(fā)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絞痛。更嚴重的是,夜間呼吸暫停時間超過120秒容易在凌晨發(fā)生猝死。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墒构谛牟?、腦血管意外發(fā)生率大大提高,應給予積極治療,首先盡量去除氣道阻塞因素,必要時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