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AV网址|亚洲手机免费在线|最新av网址发布|67194成人草|在线国产视频91|一区二区无码竹菊|91国产精品综合|日本熟女综合视频|国产免费强奸视频|最近中文字幕99

淮安

首頁>地方頻道>淮安>社會

母親的生日,你記得嗎?

      天底下做母親的,幾乎沒有一個會忘記孩子的生日,但是又有多少的孩子會記住母親的生日?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記者來到市區(qū)部分中小學門前和街頭社區(qū)進行隨機調查,發(fā)現(xiàn)有超過一半以的人不知道母親的生日,而中小學生,超過八成的人記不住母親的生日。

  ■記者 陳華中

                           

      有多少人記得母親生日?

  “請問同學,你記得自己媽媽的生日嗎?”

  5月10日下午放學的時候,記者在淮安市實驗小學和清江中學門前,隨機對15位同學進行了調查。結果有12位同學表示“不知道”,特別是記者調查的8位小學生,幾乎沒有一個人知道母親的生日。三位記得母親生日的都是中學生。

  “媽媽的生日在春天,但究竟是哪一天,我不記得,她沒告訴過我。”淮安市實驗小學五年級的李同學說,媽媽每次過生日,家里很熱鬧,爸爸不但給媽媽送生日禮物,還會親手操辦一桌美味的飯菜。

  清江中學高一年級的秦同學接受記者調查時表示,母親對他的愛,對他的教誨,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但母親的生日他記不得。“在我的記憶中,母校很少過生日,父母都在企業(yè)上班,早出晚歸,整天都很忙。”秦同學說,他只記得,母親過40歲的時候,家里來了一些客人,那一天很熱鬧。

  相對于學生,許多成年人都記得母親的生日。在記者調查的35位成年人中,有18位知道母親的生日是哪一天,但也還有17年人忘記了母親的生日。這里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女同志比男同志更能記得母親的生日,在18位知道母親生日的成年人中,有15位是女同志。這正應了那句著名的話:“女兒是媽媽貼心的小棉襖。”

  誰陪辛勞的母親過節(jié)?

  “?;丶铱纯?rdquo;是一句常說常新的老話,但真正能做到的兒女卻未必多,工作、感情、生活總是占據(jù)了很多的時間。

  “母親節(jié),你會回家看看母親嗎?”

  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市民表示,忙于工作或別的事情,母親節(jié)這天很難回家陪母親過節(jié)。超過八成的市民表示,會給母親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母親,祝她節(jié)日快樂。至于給母親送禮物的只有不到兩成的市民,大多數(shù)市民表示,母親過生日的時候,他們會送禮物。母親節(jié)一般不會想到送禮物。

  “我半個月前剛回家看過母親,這個星期天早就和朋友約好外出釣魚,所以沒有時間回家。”市民沈先生認為,只要心里有母親,愛隨時都可以表示,不一定要在母親節(jié)這一天。

  市民陳女士表示,母親在鄉(xiāng)下,這個星期天她要帶女兒去上興趣班和英語輔導班,上午和下午都很忙,沒時間回家陪母親過節(jié),但她會給母親打個電話,陪母親聊聊天。 

  “母親節(jié),是誰陪著你的母親?”在網(wǎng)上,這個調查引起不少網(wǎng)友回應。

  回答“自己”的網(wǎng)友僅占22%。其次是“父親”占33%。最后是“其他親人”,占45%。另一個問題是“你多久和母親見一次面?”回答“每天”的僅占10%,回答“一周一次”的占30%,回答“半年甚至一年一次”的占60%。

  做完這個調查,想起不久前看到一部電視劇中的一段話:母親對兒女的愛是百分之百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可以為兒女吃任何苦,受任何累。而作為兒女,對母親的愛的回報,不可能像母親對自己一樣毫無保留,能做到孝順已經(jīng)很不容易。

  想為母親找個伴

  “自從我結婚有了孩子后,心中就一直有一個想法,想為媽媽找個伴,讓她的晚年生活更加快樂、充實。”5月11日下午,在淮陰區(qū)一茶館,坐在記者面前的孫女士從包里拿出一張照片,“這就是我媽媽,今年52歲。”

  照片上的婦女看上去很樸實、健康,沒有52歲的樣子,最多四十五六歲。“我媽這個人不看老,皮膚白。”孫女士笑著說。

  孫女士老家在淮陰區(qū)趙集鎮(zhèn)。她上大學時,父親不幸去世。父親去世后,母親跟村里的人出去打工,用微薄的收入供她讀完大學。“母親對我的愛,為我付出的辛勞,是我一輩子也無法回報的。”孫女士說,小時候,父親在外工作,每天早上都是母親為她做早飯、送她上學校;晚上,陪著她一起學習,給她洗臉洗腳;生活中、學習中,母親從不讓她受一點委屈。

  “我結婚后,把媽媽接到了城里,和我們一起生活。雖然日子過得很好,但我時時能感受到母親的孤獨。”孫女士說,母親文化不高,很傳統(tǒng),有幾次,聊天時,她對母親說,想給她找個伴,誰知母親竟紅著臉說:“她沒想過這事,只要我們過得好,她就知足了。”

  自從產(chǎn)生為母親找個伴的想法后,孫女士就一直不斷地動員母親,希望母親后半生有自己的生活。

  “我們對母親再好,總有許多做不到的地方,特別是白天,我們從早到晚都在單位,沒有時間陪媽媽。如果能找個在生活上可以照顧媽媽的男士,那母親的生活一定不會寂寞。”孫女士說。

  在女兒的動員下,今年年初,母親終于答應了。春節(jié)后,孫女士陪著母親來到婚介所,登了記。

  在擇偶一欄里,母親寫的是“忠厚寬容,相互理解,對我女兒要好”,一筆一畫,寫得非常認真。“看到母親寫‘對我女兒要好’幾個字時,我的眼淚都要流了下來。”孫女士說,幾個月來,母親先后看了三位男士,但都不如意。

  “母親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我相信通情達理的母親一定會找到一位忠厚寬容、能夠理解她的人,開開心心地過晚年生活。”孫女士期待地說。

      讓媽媽知道“我愛你”

      ■記者 許海明 楊丹丹

  曾經(jīng)有媒體做過“子女是否敢于對母親說‘我愛你’”的調查。結果,在隨機詢問的100位兒女中,只有9人表示可以勇敢說出來,卻還要醞釀一下情緒;剩下的91人都表示“很難為情,說不出口”,表示更愿意換別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意。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對母親的愛變得“只在心”、“口難開”的呢?

  含蓄,是一種“通病”

  “我從沒對媽媽說過‘我愛你’。”剛參加工作一年的小韓說,她打小就沒對母親說過這三個字。昨天她回到南京老家,打算親口對媽媽說,可在母親身邊轉來轉去,“我愛你”這三個字總是停留在嘴邊,遲遲說不出口。

  后來,她終于鼓起勇氣,但沒想到當“媽,我愛你”這幾個字從小韓口中說出時,媽媽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只是靦腆地笑了笑,便轉身接著去做飯了。

  不過,這并不代表眾多媽媽不喜歡子女對他們表達愛意。相反,采訪中很多媽媽都表示,子女一句“媽媽,我愛你”比收到禮物珍貴得多。48歲的陳女士說,大學剛畢業(yè)的兒子有生以來第一次對她表達了愛意,當時她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

  讓媽媽每天感受到愛

  “內斂、含蓄,是中國傳統(tǒng)美德,很多內在情感往往羞于表達。”說到對母親“愛你在心口難開”的現(xiàn)象,淮陰師范學院社會學副教授趙老師表示,表達愛意有多種方式,直言不諱并非唯一選擇。

  市民梁女士的兒子屬“浪漫型”。母親節(jié)當天,她拿著兒子從武漢寄來的賀卡興奮得像個孩子,“我兒子在母親節(jié)給我寄來了明信片,真有心,這兒子沒白養(yǎng)。”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很多兒女還會選擇送花、送首飾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情。

  有些人則選擇為母親發(fā)一條微博或短信,表達愛意。“很多網(wǎng)友都通過微博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引起了大家的共鳴,紛紛評論、轉發(fā),你很難想象網(wǎng)友提出的對母親表達感恩的方式有那么多!”網(wǎng)友周先生說。

  淮陰師范學院社會學副教授趙老師認為,大家互相提醒著母親節(jié)到了,說明大家心里惦記著母親,是一種很好的社會氛圍。其實,對每個子女來說,表達愛意的方式是次要的,關鍵是讓母親覺得子女心中有她,“孝敬母親也不是母親節(jié)這一天的事,讓母親每天都能感受到子女的關愛,才是我們應該堅持的。”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
768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