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忠
我有一枚質(zhì)地很不錯的清代翡翠玉璧,平時一直佩在胸前。說起這枚玉璧的來歷,真可以說是“撞”上來的。那是二十年前秋季的某個下午,我碰巧家里有事,便提早請假回家?;丶业穆飞弦?jīng)過一個挺大的露天花鳥市場,市場里賣盆花、小鳥、玉器、古玩等,什么物件都有。我正悶頭走著,一不留神,和市場里出來的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人撞了個滿懷。誰知這一“撞”,竟“撞”來了這枚伴隨了我二十年的翡翠玉璧。
我倆相撞后,彼此都道了聲對不起,我正欲往前走,中年人忽地攔住我,很神秘地從口袋里掏出一枚玉器,悄聲問:“您是搞收藏的吧,這個有興趣嗎?”當(dāng)時我正好缺一塊能隨身佩戴的玉器,便把中年人拉到僻靜處,細細把玩。憑著自己掌握的一點玉器皮毛知識,我覺得這枚翡翠玉璧“水頭”挺足,像這么高的透明度還泛著綠色的翡翠玉璧,我當(dāng)年還是頭一回見,立即在心里喜歡上了它。我雖說挺喜歡,但表面上還是不露聲色。中年人并沒看出我的反應(yīng)。我問他賣多少錢,中年人伸出三個指頭說300元。我心想,這么好的東西按說也不算太貴,可我當(dāng)年每月工資才300多一點,買了這枚玉璧這個月還怎樣生活?不行。得壓點價。于是就說:“太貴了,便宜點。”中年人有點著急,他說:“這是上個月我去郊縣辦事,好不容易從一老農(nóng)家‘撿漏’得來的,現(xiàn)在我正巧手頭有點緊,急著換現(xiàn)錢,低于250元就不賣了。”我一聽,行!成交吧。就這樣,這枚翡翠玉璧到了我的手中。我就這樣一直將它戴在胸前。
過了好多年以后。有一次,本地一家古玩城舉行專家免費鑒寶活動,我?guī)е@枚翡翠玉璧去了,專家鑒定以后說這枚玉璧質(zhì)地不錯,是清朝中期的東西,大約值4000多元,我聽了大喜過望。平日里,我時常會想起,假如當(dāng)年我不和這中年人偶爾一撞,那就與這枚相伴了我二十年的翡翠玉璧擦肩而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