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十一黃金周的到來,又到了結婚的旺季。不少人手里也早早收到了好幾張“紅色罰單”。近年來,在結婚的人群里,“奉子成婚”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不少家長甚至鼓勵孩子“奉子成婚”,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是“雙喜臨門”的大好事。
21歲妹子奉子成婚 震驚同學
上周末,市民黃小姐收到了同學的結婚請?zhí)錾?992年的一位女同學竟然要結婚了,這讓黃小姐大吃一驚。“總覺得人生才剛剛開始,她怎么就能早早步入婚姻的墳墓了呢!”黃小姐不解。細問之下,同學告訴她自己已經(jīng)懷孕兩個月了,再不結婚就要看出肚子了。匆匆忙忙拍了婚紗照、領了結婚證,就趕緊籌備酒席了。對于兩人是否合適,會不會后悔,黃小姐的同學說,自己沒想那么多,反正雙方父母都支持。看著同學這猶豫又堅決的表態(tài),黃小姐告訴記者,自己暫時還接受不了“奉子成婚”,總覺得婚姻要慎重。
時代變遷 婚姻觀發(fā)生變化
老一輩人對“奉子成婚”的看法隨著時代的變遷也發(fā)生了變化。楚州區(qū)的李大媽得知自己兒子的女朋友懷孕后,先是焦急后來就釋然了。她說,過去人沒結婚就懷孕了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出門也害怕被人指指點點,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奉子成婚”這件事大家漸漸看開了,“兒媳婦有了,大孫子也有了,反而省事了”。
那么年輕人能否接受“奉子成婚”呢?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對這一問題大多數(shù)年輕人持“感情到了,奉子成婚也無所謂”的態(tài)度。今年25歲的劉小姐說,自己和男朋友戀愛3年了,不出狀況一定會結婚,如果不小心“中招”也會接受“奉子成婚”。但是也有年輕人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奉子成婚”,要理性對待婚姻生活,不會因為懷孕了就去結婚。
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
爸爸+媽媽+孩子=31歲
清浦區(qū)婚姻登記處的主任高如忠告訴記者,如今“奉子成婚”的人已經(jīng)越來越多,并且呈低齡化趨勢。
高如忠說,本周二,清浦區(qū)婚姻登記處來了一位孕婦,咨詢領取結婚證的事宜。“等她出示了身份證,我們發(fā)現(xiàn)她才18歲,還沒有達到法定的結婚年齡。”而在上個月高如忠接待了更離譜的一家人,“爸爸15歲,媽媽15歲,孩子1歲,一家三口加起來才31歲,想來補辦結婚證。就是再過幾年,他們的年齡也不夠領結婚證的啊。”高如忠對記者說。
在高如忠看來,“奉子成婚”的人群一般分兩種,一部分人是重視婚禮儀式甚于法律程序,有時候孩子有了,婚禮也辦了,但是一直沒有領取結婚證或者等孩子生下來了要上學了才想起來領證;還有一種就是較為晚婚的人群,這部分人一般是婚期已經(jīng)定下了,就在結婚前先期懷孕,結婚幾個月后孩子也生下來了,兩全其美。“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夫妻雙方并沒有結婚的打算,但是意外懷孕,導致他們不得不奉子成婚,這部分人沒有明顯的年齡特征。”
婚姻家庭咨詢師:
理性、有計劃地對待婚姻
對于“奉子成婚”逐漸流行的趨勢,婚戀專家劉樹寶也有自己的隱憂。
劉樹寶說,“奉子成婚”的原因和人群有很多種,但是穩(wěn)固的婚姻生活應該建立在理性、有規(guī)劃的基礎之上,“兩個人的婚姻結合以及以后的長相廝守都需要共同商量,一起經(jīng)營,偶然的懷孕勢必會影響兩個人做出的決定的正確性,當然了,水到渠成,感情穩(wěn)定的不在這個范圍內(nèi)。”向劉樹寶咨詢的一些夫妻中不乏“奉子成婚”后發(fā)現(xiàn)兩人性格或生活習慣等不合而鬧分居甚至是離婚的人,所以,在劉樹寶看來,“奉子成婚”是一種危險的愛情關系,在不確定對方是否適合相伴一生的情況下就貿(mào)然結合是不理智的,“但是我們也不建議年輕人去墮胎,所以這也是個悖論。”
而我市知名的婚姻家庭咨詢師邵鮮則引用世紀佳緣首席愛情顧問邵童的話說,“女人,要懂得愛自己,特別是小女生們,在不明白如何愛自已時,先不要忙于全情地去愛別人,愛,要從愛自已開始。對自己好一點。理性對待婚前性行為十分重要。”
晚報記者 肖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