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3日上午10時許 新聞熱線:18605171110
事由:熱心讀者范先生撥打淮海晚報新聞熱線反映,去年冬天,他在北門橋附近買了一個農民兜售的“古董”——硯臺,回家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是假貨。沒想到23日上午, 他在北京南路華興橋上又發(fā)現(xiàn)了有人拿著假硯臺冒充古董在叫賣。
記者采訪:
了解基本情況后,記者立即趕到華興橋,在橋北見到了范先生。范先生告訴記者,去年大概12月份的時候,他送孫子上學后途經北門橋時,看見一位農民模樣的男子蹲在橋邊的人行道上,面前還放了一塊看上去還不錯但是滿身是泥的東西。出于好奇,范先生停下了車,前去詢問。仔細一看,這是一塊非常精美的硯臺,硯臺上還刻有荷葉、龍頭和龍爪。男子告訴范先生,這是他從自家菜地里挖出來的“寶貝”。雖然不知道具體是哪個朝代的,但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范先生還是以2600元的價格買到了這個“寶貝”。但是,后來經過專家鑒定,這根本不是什么“寶貝”,就是一個經過做舊的現(xiàn)代工藝品。
范先生多方尋找賣假古董的男子,但對方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沒想到,今天早晨我經過華興橋的時候,又看到有人賣和我上次買的一模一樣的假古董,其他市民千萬不能再上當了。”范先生很焦急地對記者說。
范先生帶記者來到這位也是農民打扮的中年婦女面前,記者看見,在她的面前,果然擺著一塊刻有龍爪荷葉,同樣滿是黃泥的硯臺,這塊硯臺足足有一個大海碗這么大,上面的雕刻乍一看還是很不錯的。記者上前詢問,這位婦女稱,這是她從自家的菜地里挖出來的,本來是不想賣的,看記者和范先生非常有誠意的份上,可以便宜點賣給我們。
記者隨即拿出相機給這塊硯臺來了幾個“特寫”,同時范先生也掏出手機準備報警。就在這時,突然來了一個40歲左右的男子,男子向賣硯臺的婦女耳語幾句后,他們趕緊拿起硯臺就跑了。
記者和范先生帶著拍攝的照片,來到文廟新天地的一家古玩店。據(jù)店主介紹,他們經??匆娪腥藥е诼愤呝I的這種硯臺來詢問“行情”。“這些假古硯都是一種廉價的樹脂質地,由同一個模具統(tǒng)一壓制的。這些造假的家伙也太不專業(yè)了,模子都是一樣的,通常會以一兩千元的價格叫賣,其實只值幾十塊錢,市民千萬不要上當。”
晚報記者 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