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新聞網(wǎng)訊(記者 孫軍賢)“俺四爺,我敬你一杯酒,感謝你多年的養(yǎng)育之恩,沒有你,就沒有我們兄妹三人的今天!”昨日中午,宿豫區(qū)侍嶺鎮(zhèn)大墩村在外地工作的汪勝在臨行前,含淚向養(yǎng)育自己的親人敬酒。叔叔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看到5個孩子在自己含辛茹苦地拉扯下逐漸成人,汪振峰含淚帶笑告慰自己死去的哥哥不要牽掛。
哥哥去世,弟弟撫養(yǎng)5個孤兒
昨日上午,記者趕到汪振峰家中。20多年前蓋的小瓦房,顯得很陳舊,中間墻壁開裂出一條大縫,但收拾得很干凈。48歲的汪振峰正在院內(nèi)晾曬海帶絲,雖然只是普通的小菜,但他平時都舍不得吃。“這是專門為孩子回家準備的菜,平時我有咸菜蘿卜干就能打發(fā)。”
汪振峰兄弟五個,兩個沒有家室。1997年,二哥汪振江因病去世,二嫂隨后下落不明,一個八歲的侄女和兩個六、七歲的侄子頓時成了孤兒。“孩子整天整夜哭,俺心里也難受。俺哥家的孩子,我能不管嗎?”汪振峰紅腫著眼睛回憶道。就這樣,他毫不猶豫地接過了照顧侄子侄女的重任。汪振峰身體不好,自己也有兩個孩子,都陸續(xù)到了上學的年齡。而他除了家里的幾畝地,沒有什么其它的收入,一到交學費時,就開始犯難:“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就賣糧食,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孩子輟學呀!”為了孩子,汪振峰幾年來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
2006年,三哥汪振龍也不幸去世,三嫂隨后離家出走。留下了兩個女孩,老大汪平正在上初中,老二汪建麗天生殘疾??粗鴥蓚€孤苦伶仃的孩子,老汪二話沒說就把他們接回了家。
不是父母,勝似父母
七個孩子中,汪建麗患有侏儒癥,現(xiàn)今18歲了還是只有三歲小孩的智商,平時生活不能自理,不僅每天要給她喂飯,晚上睡覺也要將她抱上床。特別是冬天晚上,汪振峰怕她睡覺時蹬被子著涼,就經(jīng)常半夜去幫小建麗蓋被子。看著孩子在院內(nèi)無憂無慮地玩耍時,汪振峰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孩子:“我會照顧她一輩子,但不知道我走了之后,誰又能照顧她呢……”除汪建麗殘疾無法上學外,其他幾個孩子都在學校讀書??粗粽穹遑E的背影,正在上高中的侄子汪勝心痛不已。當時叔叔每周給他50元生活費,但他深知這錢來之不易,節(jié)省用了兩周,由于當時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他經(jīng)常頭暈眼花??吹较旅孢€有5個弟妹在上學,于是他在高一時主動回家,要求打工賺錢,幫助叔叔減輕家庭負擔。“不管是不是我親生的,只要這四個小孩想讀書,哪怕個個考上大學,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讀書。”汪振峰說道。但一向成績優(yōu)秀的汪勝卻堅持說不讀書了,汪振峰一聽,就舉起了巴掌想打他,但手舉到半空又放下了:“舍不得打呀,孩子也是懂事,體諒我們辛苦才這么說的,我又怎么忍心打他呢?”但大家好說歹說,汪勝這一次就是不聽勸。這成了汪振峰心中難言的痛,他覺得對不起九泉之下的兄長。
5名孤兒先后成人
雖然汪勝已經(jīng)踏入社會,但汪振峰時時不忘教導他如何做人。自小成績就優(yōu)秀的三哥家的孩子汪平,汪振峰更是對他寄予了厚望,他對孩子說:“汪平你好好上,有什么事我來承擔。不要像你哥你姐那樣,一定要爭氣。”每次汪平回家,汪振峰都會改善伙食,走時再買些水果給孩子帶上,給她補補身體。
懂事的汪平學習十分刻苦。今年7月,她順利考入了江蘇師范大學,成了這個貧困家庭里飛出的第一只金鳳凰。目前,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汪平順利入學了。二哥家的大侄女已經(jīng)成家,兩個侄子都已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粗⒆右粋€個成長起來,老汪心里感覺十分地欣慰:“孩子好,我就好,孩子能幸福,我就能踏實了。”
人間自有真情在,汪振峰說,他的兩個哥哥過世以后,每年的團圓飯,孩子們都集中到他家里吃。每當這個時候,大家又團聚在一起,是他最快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