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一夏,哪里“趣”?
蕭山戴村鎮(zhèn)自我介紹:“來七都溪,上一杯‘火山咖啡’吧?!?/p>
在七都溪上游“億年火山遺址”區(qū)塊,最近新入群了一個體驗項目——七都溪畔華克山莊里的“密度咖啡”。泡在溪水里,一杯咖啡+一群搭子=“躺平”一整天。這是水與“火”相融。
在咖啡主理人黃鋮云看來,“最近蕭山城廂街道百尺樓的葵卯是社區(qū)店,我們山里是‘躺平店’,為山區(qū)文旅增加一些配套設施?!?/p>
為何取名“密度”?黃鋮云介紹說,咖啡濃度很關鍵,濃度的諧音,就是密度。
不過,從上周末的市場反應來看,“密度”,是青山綠水的密度,更是文旅消費的密度,甚至達到了“溪位難求”的爆火程度。
戴村近來確實爆火。這一輪“火”,某種角度來自“云端”,一個山頂空間的“引爆效應”,甚至成為戴村文旅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最近,每周六晚17點至20點,升級回歸后的第二季蕭山潮文化Power“街頭旋律”文藝點亮計劃,又為“云端”注入更多“詩與遠方”的旋律。
位于戴村銅盤頂的“山頂文旅”項目——遐也空間,不同于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旅游開發(fā),它代表了一種新理念,用城市審美激活鄉(xiāng)村資源。這里,看連綿山林,看夕陽云海,看三江奔競。令人新奇的空間體驗迅速在社交媒體傳播,已經使遐也從一個“瘋狂的想法”成為戴村的“人文地理新地標”。
當然,遐也的爆火絕非偶然,它生長在戴村精心培育七年的“郊野運動”土壤上。2018年4月,一條80公里長的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通過驗收。它穿越石牛山森林公園,翻越蕭山最高峰船塢山,串聯(lián)起天獅飛瀑、億年火山遺址等自然人文景觀。但很少有人預料到它會成為改變整個鄉(xiāng)鎮(zhèn)命運的起點,點燃了戴村從登山步道道賽事經濟的文旅新引擎。
近年來,戴村陸續(xù)引進了19個戶外運動業(yè)態(tài):云上滑翔、峽谷漂流、高空秋千、卡丁車、攀巖、叢林探險……2025年,戴村更是沿著 “郊野運動賽事年”主線精心布局,從4月的第十屆戴村山地馬拉松開始,強悍泥人兒童障礙挑戰(zhàn)賽、斯巴達勇士賽、中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等十余項賽事貫穿全年??梢哉f,山水之間,處處是賽場,并持續(xù)釋放“磁場效應”。
經濟數據印證了這一“躍變”。2024年底,戴村全鎮(zhèn)22個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均突破150萬元。2025年1—5月,全鎮(zhèn)22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632萬元,其中有5個村前五個月經營性收入超過120萬元。以佛山村為例,一條未來鄉(xiāng)村組團振興示范帶以云山峽谷漂流為龍頭,帶動周邊村以資源入股,通過村企合作實現收益分成。單是佛山村的商業(yè)街和旅拍城堡項目,聯(lián)合周邊6個村采取“運營+資金”雙前置模式,年均保底增收可達85萬元。
今年6月的斯巴達勇士兒童賽更成為最佳檢驗場,吸引國內外6000名小選手,帶來2萬人次客流,全鎮(zhèn)30余家民宿提前訂滿。
沿著賽道,一個個“遐也”顯然也成為重要的配套,共同構筑起戴村的文旅生態(tài)。
當然,從山頂、山腰再到山腳,密度咖啡、云石里自然中心等新業(yè)態(tài)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一條貫穿山頂到山腳的“全鏈路文旅生態(tài)”逐漸成型。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是戴村的“垂直文旅消費帶”,是從云端到溪谷的垂直激活。特別是山腳下,中國視谷·專精特新產業(yè)園正破土生長。2025年蕭山“新春第一鍬”落在這里,揭開了戴村“時代大走廊經濟”的序幕,又是對戴村山水文旅的“科技反哺”。
【短評】
山頂引爆流量 山腳智造未來
當大家還在討論鄉(xiāng)村振興路徑模式時,戴村正以“山頂文旅+山腳智造”的雙引擎,重塑鄉(xiāng)村經濟的時空邏輯。前者激活生態(tài)資源,后者注入科技動能,青年成為雙向轉化的催化劑。而戴村的探索同時也給出了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的新解法,用綠水青山引來人,用產業(yè)平臺留住人,用青春活力重塑城鄉(xiāng)關系。
正如連接遐也空間與視谷園區(qū)的林道所隱喻的——鄉(xiāng)村振興的未來,不在云端也不在谷底,而在垂直價值鏈的每一次能量交換中——就像密度咖啡那杯帶著溪水涼意的特調,既沉淀著山巔云霧的靈氣,也融入了視谷算法的精密??梢?,鄉(xiāng)村不只是城市的背面,而是發(fā)展的另一面。從云端到山腳的垂直鏈,正重塑鄉(xiāng)村的DNA,成為激活全域的流量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