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一、浙二周圍要建的5座人行過街設施
解放路-佑圣觀路(擬完工)
規(guī)劃造天橋,“工”字形。
這個路口,設計人員做過現(xiàn)場實測,進入這個十字路口的人流量每小時1.85萬人;車流量2600輛/小時。人車矛盾嚴重,應該建人行過街設施。
慶春路-東清巷(擬開工)
設計中,地道主通道下穿慶春路,呈“一”字形布置,4個出入口,在交叉口的慶春路南北兩側,各設一個自動扶梯口和樓梯口子。
解放路-直大方伯(前期研究)
這個路口,是造天橋還是地道,方案還沒定。
慶春路和大學路交叉口(擬開工)
準備造一個“一”字形地道。
這里距慶春立交橋很近,如果僅靠目前的地面信號燈,容易造成大量車子在上橋前就形成擁堵。轉入大學路和醋坊巷的車子,也會受到干擾。如果有條地道,人車分流,問題就可解決。
解放路和大學路口(前期研究)
這個路口,是造天橋還是地道,方案也沒定。
建人行過街設施,可方便大學路兩端行人過馬路——現(xiàn)在他們只能往西再走200米,繞行建國北路口。
浙大一院、浙醫(yī)二院,這兩家位于慶春路、解放路上的醫(yī)院,進出的人多、車多,周邊交通比較擁堵。但再過一兩年,狀況將大大好轉。
杭州市城建部門已在這里布置了5座人行過街設施,力爭讓人車分流,交通更為順暢。
這5座人行過街設施位于:解放路-佑圣觀路、解放路-直大方伯、解放路-大學路、慶春路-東清巷和慶春路-大學路口(詳見下圖)。
今年開始,杭州將比以往更大力度地建設人行過街設施。
通過建設人行過街設施,把人、車分開,讓行人走得更安全,同時也讓車流更順暢,是治堵的一個重要手段。
目前,城建部門大致梳理出了今年的人行過街設施計劃,初步打算是——完工10座、開工10座、前期研究6座(詳見表格)。
這26座人行過街設施,都位于主城核心區(qū),平常老百姓反映過馬路比較難的地方。有的已經(jīng)在建,有的剛剛立項,有的才初步有個思路。
可能有人擔心,造這么多人行過街設施,又是天橋又是地道,是不是很多馬路又沒法走了?
對此,杭州市城建部門也有所考慮:為了減少施工過程中對交通的影響,今年起,杭州的人行過街設施在建造中有兩大變化——
1.在保證城市景觀的前提下,能造天橋就造天橋,盡量不造地道。
造天橋,現(xiàn)在一般都選擇鋁合金,材質(zhì)輕,橋體之前都在廠里鍛造好,現(xiàn)場只要組裝一下就行,組裝一般只需一兩個晚上,對交通幾乎沒有什么影響。而造地道,需要圍起來大開挖,施工時間長,對交通影響大。
2.地道建造過程中,將采用新技術——頂推。
頂推,是用千斤頂在地下推著前面的巨型刀盤往前走,刀盤刮下來的土,由運輸帶運出,對地面交通基本不產(chǎn)生干擾。一條50米的地道,最快1個月就能完成。
2014年擬建成10座
人行過街設施名稱(具體位置)/所在區(qū)域作用
文一路-保俶北路/西湖/解決德勝高架西落地處的機非沖突
德勝東路-紅普路/江干/方便德勝路南北兩側居民過街
秋濤路-慶春路/江干/緩解邵逸夫醫(yī)院的人流進出對慶春路、秋濤路的影響
秋濤路-太平門直街/江干/緩解秋濤路東方家私市場等人流進出對秋濤路的影響
天城路-秋濤路/江干/天城路今后是東站樞紐主要通道,人車多
天城路-范家路/江干/天城路進出東站樞紐車多,行人穿馬路安全需要保證
東新路-人人集團/下城/為人人集團服務
東新路-重工路/下城/快速公交3號線配套項目
莫干山路-汽車北站/拱墅/對外客流重要集散地之一,提升莫干山路通行效率
解放路-佑圣觀路/上城/緩解浙醫(yī)二院大規(guī)模人流進出對解放路的影響
2014年擬新開工10座
人行過街設施名稱/(具體位置)/所在區(qū)域作用
文一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北口/西湖/配套文一路地下通道建設,解決兩側過街問題
文一路-益樂路/西湖/配套文一路地下通道建設,解決兩側過街問題
秋濤路-甬江路/江干/與秋濤南路改造提升同步實施,解決兩側過街問題
秋濤路-東寶路/江干/與秋濤南路改造提升同步實施,解決兩側過街問題
中河路-仙林橋直街/下城/提升中河路交通功能
環(huán)城西路-白沙路/西湖/便于西湖游客過街和青少年宮學生家長進出
環(huán)城西路-慶春路地道/上城/解決湖濱路慢行主通道等交通沖突
慶春路-東清巷地道/上城/浙大一院行人過街流量大,提升慶春路交通功能
慶春路-大學路地道/上城/周邊有世紀聯(lián)華、慶春立交橋,快慢交通沖突嚴重
文三路-學軍中學/西湖/解決學生安全過街
另外,石祥路-浙大城市學院北口天橋、石橋路-杭玻路口天橋、秋濤南路四季青花鳥市場天橋、東新路-文暉路天橋、解放路-直大方伯地道、解放路-大學路地道,今年先作前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