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sjy”給快報發(fā)來微信:我爺爺留下來一本隨筆,上面記有他兩任妻子的亡故歲數(shù),由于是特殊寫法,我們現(xiàn)在想編寫家譜,但看不懂兩位奶奶是幾歲時去世的,能幫我找找看得懂老底子數(shù)字寫法的人嗎?是不是懂周易或算八卦的人可能看得懂?
記錄爺爺人生重要時刻的“備忘錄”
網(wǎng)友“sjy”姓孫,55歲,是位女士。她身子挺直,小心、莊重地捧來爺爺留下的筆記本。
這是一本很有歷史感的筆記本,線裝、泛黃的薄紙、蠅頭小楷豎寫的毛筆字。
寫筆記的人叫孫午鈞,字春煦。他先寫自己的生日:光緒二十一年歲次乙未二月二十日。
孫女士從網(wǎng)上查出,爺爺出生的這個年份是1895年,那一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她還記得,爺爺是1981年去世的,那一年自己22歲,爺爺86歲。
看上去,這是一本記錄人生中重要時刻的冊子,相當于現(xiàn)代人手機里的“重大事件備忘錄”。
孫女士說,爺爺老家在蕭山,是位商人,民國時期做過鹽行,這個行當做得最大,在杭州、蕭山建過很多房子,氣派的大房子還曾租給銀行用,后來局勢不好,又做了木材,再后來,做起了面坊。這本冊子可能就是做面坊時記的,生意變小了,人的空閑時候就多了,就陸續(xù)記下了個人歷史上的一些關(guān)鍵事情。
我細翻了這個冊子,上面記滿了西興、半山、筧橋、橫塘等地名、人名,寫得很細,比如,毛家沿孔家里開大來米店的女兒××,他還會按照生辰八字,給出一個大約的命運線,比如什么是吉時,什么是流年(記者注,舊時看相算命的說辭,指人長年里處于不吉利的狀態(tài)),一生都在一頁紙里面。
進一步看,這也是一本算命的冊子,里頭有些內(nèi)容,好比現(xiàn)代年輕人熟識的星座運勢。
孫女士說,從爺爺一筆一畫的記錄來看,他開面坊時的心境很好。人什么時候都要保持好心情,就像她,一個退休女職工,還能對續(xù)家譜這樣的事這么熱情,為一個數(shù)字較真,跑來找快報。
我翻了幾頁,發(fā)現(xiàn)一張薄薄的書簽,是一個剪紙畫面的煙標,寫著:“浙省宓大昌煙號”,中間畫面上有牡丹和鳳凰,寫著“丹鳳商標”。
查了一下“宓大昌煙號”,這是光緒年間杭州名產(chǎn)“五杭”(杭扇、杭剪、杭線、杭粉、杭煙)之一。“杭煙”的代表就是宓大昌旱煙。
再查“丹鳳商標”,也有記載,1934年10月15日,宓大昌旱煙正式定名為“丹鳳”牌,并在當時的國民政府工商部領(lǐng)取了商標注冊證。
看得出,這本冊子可能就是在1934年以后記下的。
記錄奶奶去世時歲數(shù)的數(shù)字,誰認得?
爺爺把自己的婚事都記得很牢,且用了一個傳統(tǒng)的詞“配花燭”(現(xiàn)在叫配偶),他生了兩個女兒,二女的命運在什么時候會好,什么時候要注意,都標注得很清楚。
然而孫女士看不懂的是,兩位奶奶去世時的歲數(shù),爺爺都用了很難認的符號標注。
她所說的符號,爺爺用了一種很細很細的字體寫下(可能由于悲傷之故)。如爺爺?shù)脑?ldquo;于歲丙寅流年十月十四日申壽終”中“歲”字前面的那個■符號,像是某個數(shù)字的簡寫形式,但又不認得。
我查了一下中國傳統(tǒng)的干支紀年法,丙寅年是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huán)的第3年,接近蘇女士爺爺原配去世時間的丙寅年,應(yīng)該是1926年。而孫爺爺也寫出了自己所配花燭之人的生辰:光緒二十八年二月十二日辰時,查一下這一年是1902年。兩者相減,原配去世時應(yīng)該是24歲。那個很難認的數(shù)字,應(yīng)該就是24了。
后來,孫爺爺又寫出自己續(xù)配的半山張家村×××的二女兒(即孫女士的親奶奶),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亡故時間也有,這么一來,代表她卒年的那個難認數(shù)字,也可以這樣推算出來。
我猜,這種很難辨認的符號,應(yīng)該是舊時一種便于毛筆簡寫的數(shù)字寫法,還可能含有隱諱的意味。
這本小冊子里,好多干支紀年的年份前面,都有這些記數(shù)符號。蘇女士記得爺爺好像跟她說起過,這種符號,很多讀過私塾的人都看得懂。
我雖然借助網(wǎng)絡(luò)查詢工具試著幫孫女士“破譯”,但不知道是否正確。
如果你知道舊時人們?yōu)槭裁从眠@種符號來記數(shù),歡迎撥打快報熱線85100000賜教并為孫女士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