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陽光灑下來,是不是已經(jīng)忘記了今年冬天冰冷的寒潮?
其實寒潮中,不止水表被凍壞了很多,很多樹也被凍傷了。細心的市民就發(fā)現(xiàn),自家樓下的香樟樹,有些葉子像焦了一樣,是不是被凍壞的?
沒錯,就是這樣。
不過香樟樹并不是這場寒潮中嚴重“凍傷”的,也不用為它們太擔心,因為春天快來了,它們馬上就會長出新葉,像以前那么茂盛。
受重傷的還是那些從更熱的南方“搬家”來的樹種,本來品種就不耐凍,碰上這次幾十年一遇的寒潮,當然扛不住了,盡管園林工人之前已經(jīng)給它們穿上了厚厚的冬衣,還是會受傷。
昨天,杭州市綠化辦的工作人員給出了一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有3900多棵樹因為寒潮受了傷,蘇鐵和加拿利海棗這兩種樹占了九成。
3900多棵樹凍傷了,蘇鐵和加拿利海棗占九成
寒潮前,園林工人已經(jīng)為樹木做了很多保暖措施,麻袋、草包……能用的都用上了,杭州人有句老話“樹從根腳起”,所以,有些樹,地面還覆了膜,保護它的根系,因此這場寒潮傷到樹根的并不多。
寒潮后,園林工人又上路排查,給樹木做個體檢。而“體檢報告”顯示,南方樹種傷情蠻重,3900多棵樹凍傷,極個別可能就這么凍死了。
而這些被凍傷的樹木中,蘇鐵2000多棵,占了六成多,加拿利海棗1000多棵,占了近三成,還有一些是華棕、南方棕櫚、芭蕉等小眾樹種。
“蘇鐵”,俗稱鐵樹,很多人說“鐵樹開花好兆頭”,說的就是它?,F(xiàn)在,杭州很多道路上、公園里,都有它的身影。
蘇鐵呀,其實它的身體一點都不“鐵”,很怕冷,多生長在南方。“如果是盆栽,冬天一般都要拿到室內(nèi)。如果在室外,就要包起來。”杭州市綠化辦的綠化專家說,這兩年杭州暖冬,有時候不包問題也不大。不過這次寒潮,沒有包的鐵樹就受重傷了,包起來的那些也受凍了,相比起來傷得輕一點。
加拿利海棗,老家在非洲,當然是特別怕冷的寶寶。印象中,它水土不服的新聞,也不是第一次見諸報端了,所以,這次受傷嚴重并不是意料之外。
凍傷了的樹怎么辦,修剪枝葉后等它慢慢長
經(jīng)過先期排查,今天,杭州市綠化辦將召開專家會議,對這些凍傷的樹進行會診,研究對策。
怎么判斷樹木受傷?凍傷了的樹,癥狀就是葉子發(fā)黃,葉子先凍死了。
不過,萬幸的是,絕大部分凍傷的樹,根都沒有死?,F(xiàn)在,馬上又要到萬物復蘇的春天,天氣漸漸暖了,就會發(fā)出小小的嫩芽來。
等園林工人把那些枯死的枝葉修剪掉,哪怕只剩個根莖,植物也會重新發(fā)芽的,就是生長速度比較慢。如果要長回以前那個俊俏模樣,那等待的時間就有點長了。
要說最大的損失,可能應該算是景觀損失了。特別是道路綠化帶上的樹木受傷,那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這塊地方看起來都缺點什么。綠化專家說,如果景觀影響實在很大,可能會先把光禿禿的它們換下來,移回苗圃,養(yǎng)好了,再考慮換回去種。
本地的鄉(xiāng)土樹種沒這煩惱,不耐凍的主要是南方植物
這次寒潮,有些香樟樹的葉子也受了傷,那是因為溫度實在太低了,其實一般杭州的冬天都凍不著它們。
本地樹種的傷情并沒有納入這次統(tǒng)計范圍,不過,它們的問題都不大,適合在亞熱帶生長的樹木,這點“寒”還是可以扛下來的。
“不太抗凍的主要是南方植物,比如這次受凍最嚴重的樹木;還有蕓香科植物,比如香泡、文旦、金橘這些;有些品種的竹子也不太抗凍。”植物專家說。所以他們建議,行道樹啊、景觀綠化啊,還是用本地鄉(xiāng)土植物或是適合杭州氣候的植物,就是“適地適樹”的原則。
像加拿利海棗那么高又那么嬌的樹,就必須給它搭大棚了,但是馬路上大棚搭起來著實不好看,所以,綠化專家的建議是,花大代價引進又要花大代價來養(yǎng)護的南方樹種,杭州的公共綠地還是少配或者不配吧,因為它們不適應杭州的氣候。
綠化專家還說,本地景觀綠化中,不少植物既好看又耐凍,比如櫻花、紫薇等。常綠灌木相比落葉花灌木確實易凍一點,不過本地鄉(xiāng)土植物里也有不少可以選擇,比如桂花、茶花、茶梅、無刺枸骨、紅花檵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