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明珠實驗學校小學近日召開一到五年級家長會,規(guī)定只允許電瓶車入校園。于是,這天晚上校園開進約1800輛電瓶車,整整齊齊停滿了整個操場。
校長洪建斌站在教學樓上看到這一幕,用手機拍了一張照片,第二天發(fā)到微信朋友圈里并寫道:"昨日重現(xiàn)!昨夜重來!"沒想到,微信轉出后引來大量關注,網(wǎng)民贊聲一片。有人說:"起點的公平,就是對人最好的教育!"也有人說:"非常贊同,既是低碳出行,又不會造成攀比風,為校長此做法點贊!"
這已經(jīng)是洪建斌第三年在家長會時發(fā)照片了。洪建斌說,家長們的素質在不斷提升,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了。
5月24日晚,騎著電瓶車下班回家的洪建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明珠實驗學校是下城區(qū)一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校,80個班級、3400多名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洪建斌說,家長們中間有賣菜的、開飯店的、開出租車的、送快遞的,也有開了好幾個公司的,既有開電瓶車的,也有開保時捷的。但洪建斌對教育有個基礎認識:到了學校,不管孩子的父母從事什么職業(yè),多么成功或多么風光,他們都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孩子父母,所以他會不客氣地打斷家長們的"炫耀",告訴他們:"在學校里,你只是孩子爹媽,我只是孩子校長。"
" 孩子的攀比,多來自父母的引導,因為中國的家長喜歡比較。"所以洪建斌只允許騎電瓶車開家長會,一方面是考慮到開機動車會引起交通擁堵,不符合綠色出行理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家長們之間相互攀比。
" 沒想到小小的一個舉措,卻引來了網(wǎng)上大量點贊,真有點出乎意料。說實話,當時做這規(guī)定時,還真沒想那么多,只是憑教育的本真本心做事罷了,覺得該這么做就這么做了。"
教育的本真本心,只可意會,卻是洪建斌提到最多的一句話。
洪建斌做過統(tǒng)計,明珠的學生將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都留在杭州,可能大部分將來都是從事基層建設的工作。"他們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這座城市的氣質。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這個城市所設的就讀門檻是很低的,這個城市的大氣和包容度,是遠遠走在全國同類城市前列的,我希望孩子們將來能給予這座城市人性光輝的反哺,即使回到家鄉(xiāng),也能帶回高遠的視野、能力,引領家鄉(xiāng)發(fā)展。"
在明珠實驗學校,"容融教育"已深入人心。洪建斌說,教育是農業(yè),他只想讓樹長大,讓花開放,讓草茂盛,一個社會上只有各個層次的人才都具備,才是一種豐富的美。
記者手記
看到停在明珠實驗學校操場上的家長們的電瓶車,感受著這所學校的校長對家長們話語中的平等、尊重與體諒,記者感觸良多。
一則簡單的新聞,引來那么多的認同和點贊,讓人感受到了社會的良善,也讓人看到了整個社會的精神向往。許多人從這則新聞讀出了資源均享、起點公平等含義,許多人從洪建斌身上看到了一個大寫的校長,一個真正有著師者風范的教育者的影子。
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是當前中國頗為棘手的兩個受教育群體,如何給他們提供平等的教育,更好地關愛他們、溫暖他們,是一個需要不斷改進、提升的教育工程。當洪建斌提到杭州從政府層面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的大氣包容時,記者也為之動容,他說,如果杭州不接納這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異地就讀,其實杭州早就可以實現(xiàn)小班化教育。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困難,但要少點抱怨,要懂得感恩。"這些話,從他口中,抵達家長們耳中,入耳、入心,潤物無聲。
實現(xiàn)天下大同、向善向美,不只是某幾個人的理想,也不僅僅只是政府層面的作為、擔當,還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做起,而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困難,就像洪建斌說的那樣,"看到孩子笑了,家長欣慰了,我覺得我所做的就對了。"
是的,這只是一個出于教育的本真本心的細節(jié)而已,但本真本心足以打動人。
杭州市明珠實驗學校小學近日召開一到五年級家長會,規(guī)定只允許電瓶車入校園。于是,這天晚上校園開進約1800輛電瓶車,整整齊齊停滿了整個操場。
校長洪建斌站在教學樓上看到這一幕,用手機拍了一張照片,第二天發(fā)到微信朋友圈里并寫道:"昨日重現(xiàn)!昨夜重來!"沒想到,微信轉出后引來大量關注,網(wǎng)民贊聲一片。有人說:"起點的公平,就是對人最好的教育!"也有人說:"非常贊同,既是低碳出行,又不會造成攀比風,為校長此做法點贊!"
這已經(jīng)是洪建斌第三年在家長會時發(fā)照片了。洪建斌說,家長們的素質在不斷提升,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了。
5月24日晚,騎著電瓶車下班回家的洪建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明珠實驗學校是下城區(qū)一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學校,80個班級、3400多名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洪建斌說,家長們中間有賣菜的、開飯店的、開出租車的、送快遞的,也有開了好幾個公司的,既有開電瓶車的,也有開保時捷的。但洪建斌對教育有個基礎認識:到了學校,不管孩子的父母從事什么職業(yè),多么成功或多么風光,他們都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孩子父母,所以他會不客氣地打斷家長們的"炫耀",告訴他們:"在學校里,你只是孩子爹媽,我只是孩子校長。"
" 孩子的攀比,多來自父母的引導,因為中國的家長喜歡比較。"所以洪建斌只允許騎電瓶車開家長會,一方面是考慮到開機動車會引起交通擁堵,不符合綠色出行理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家長們之間相互攀比。
" 沒想到小小的一個舉措,卻引來了網(wǎng)上大量點贊,真有點出乎意料。說實話,當時做這規(guī)定時,還真沒想那么多,只是憑教育的本真本心做事罷了,覺得該這么做就這么做了。"
教育的本真本心,只可意會,卻是洪建斌提到最多的一句話。
洪建斌做過統(tǒng)計,明珠的學生將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都留在杭州,可能大部分將來都是從事基層建設的工作。"他們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這座城市的氣質。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這個城市所設的就讀門檻是很低的,這個城市的大氣和包容度,是遠遠走在全國同類城市前列的,我希望孩子們將來能給予這座城市人性光輝的反哺,即使回到家鄉(xiāng),也能帶回高遠的視野、能力,引領家鄉(xiāng)發(fā)展。"
在明珠實驗學校,"容融教育"已深入人心。洪建斌說,教育是農業(yè),他只想讓樹長大,讓花開放,讓草茂盛,一個社會上只有各個層次的人才都具備,才是一種豐富的美。
記者手記
看到停在明珠實驗學校操場上的家長們的電瓶車,感受著這所學校的校長對家長們話語中的平等、尊重與體諒,記者感觸良多。
一則簡單的新聞,引來那么多的認同和點贊,讓人感受到了社會的良善,也讓人看到了整個社會的精神向往。許多人從這則新聞讀出了資源均享、起點公平等含義,許多人從洪建斌身上看到了一個大寫的校長,一個真正有著師者風范的教育者的影子。
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是當前中國頗為棘手的兩個受教育群體,如何給他們提供平等的教育,更好地關愛他們、溫暖他們,是一個需要不斷改進、提升的教育工程。當洪建斌提到杭州從政府層面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的大氣包容時,記者也為之動容,他說,如果杭州不接納這些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異地就讀,其實杭州早就可以實現(xiàn)小班化教育。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困難,但要少點抱怨,要懂得感恩。"這些話,從他口中,抵達家長們耳中,入耳、入心,潤物無聲。
實現(xiàn)天下大同、向善向美,不只是某幾個人的理想,也不僅僅只是政府層面的作為、擔當,還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做起,而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困難,就像洪建斌說的那樣,"看到孩子笑了,家長欣慰了,我覺得我所做的就對了。"
是的,這只是一個出于教育的本真本心的細節(jié)而已,但本真本心足以打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