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線10月08日訊 “菲特”來勢洶洶,強降雨造成的積水、封路,給市民出行帶來了不便。昨天的寧波城內,有人抱怨,有人忙亂……可江東曙光一村的章大爺、福明家園的老人們,內心被感激塞得滿滿的。
“遠親不如近鄰,我們社區(qū)的居民太可愛了。”昨天,曙光一村村主任郭春菊有些激動,“見到鄰居受災,有人送來食物,還有人主動提供住處”。郭春菊說,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讓她相信人與人之間互助的力量,可以戰(zhàn)勝一切。
村主任六度上門,勸說八旬老人撤離
臺風一來,帶來大風大雨,東勝街道受災嚴重,截至昨天上午12點,街道統(tǒng)計受災戶數已達1360戶。
在昨天江東區(qū)的內澇區(qū)域中,曙光一村積水最深,深達1米,社區(qū)470位居民無法出行,底樓居民生活嚴重不便。去年臺風“海葵”來襲時,社區(qū)也進水了,今年內澇更加嚴重。
江東區(qū)緊急調來三艘沖鋒舟,由民兵人力驅動,成為曙光一村居民進出社區(qū)的臨時“渡輪”。社工們的任務,就是指揮沖鋒舟進社區(qū),幫助底樓的住戶盡快撤離,為樓上的居民送飯送菜。
不過仍有不少老年住戶不愿搬出。
家住曙光一村的老夫妻,男的姓章,女的姓張,都已年過八十,格外“戀家”,很難勸。
昨天曙光一村村主任郭春菊蹚水拐進17幢102室,準備第六次勸說老夫妻撤離。
郭主任進屋許久,屋內仍沒有動靜。
這時大雨“噼里啪啦”傾瀉而下。把船的民兵小周只好用吸水器把雨水從船內一點點吸出。
一刻鐘后,章老先生一家被說動,終于同意撤離,兩人先后被民兵戰(zhàn)士背出屋,托上沖鋒舟。社工趕忙為老人打上傘,扶他們坐定。
兩位老人坐定后,民兵戰(zhàn)士一頭一尾,推著沖鋒舟掉頭返航,慢慢“渡”到社區(qū)出口。兩人下船后,立即被接到路口的曙光旅店中安排住宿。
而那條沖鋒舟和舟上的抗?jié)呈鑼》株?,沒休息多久就再次“渡”進社區(qū)“搶人”。
新寧波人充當“交警”指揮車主繞積水
社工小吳說,去年曙光一村在“???rdquo;導致的內澇中,有多幢居民樓斷電,今年社區(qū)吸取教訓,提前走訪多個部門,協(xié)調完成9個電表箱的移位,消除斷電隱患。
“中午我們訂了180份便當,用船運送,挨家挨戶給居民送飯,晚上我們又預訂了120份。”送飯及時,居民的情緒比較穩(wěn)定。
除了社工外,普通居民也“不甘寂寞”,在“菲特”的肆虐中,盡可能地奉獻自己這一份微薄的力量。
王濤,丹頂鶴社區(qū)普通居民,陜西咸陽人氏。“菲特”肆虐,正在整治中的賀丞路積水,已造成三輛車拋錨。
早早地吃好晚飯,王濤便來到賀丞路口,頭頂一盞忽明忽暗的燈,招手示意過來的每一輛車,不厭其煩地告訴每一位車主“前方有積水,容易熄火,請靠左側緩行”。車輛在他的指揮下有序通行。
鄰里互助,通知地下車庫的車主挪車
“14號地下車庫還有五輛車沒開上來,能不能在QQ群里呼一下他們?”
昨天上午,福明街道新城社區(qū)部分地下車庫出現了積水。傅建文師傅一早路過車庫發(fā)現那里的積水快過半個輪胎了,水勢還不停地往上漲,他連忙來到社區(qū)借了一個高音喇叭在車庫周邊呼喊車主盡快移車。
QQ群里沒反應,傅師傅就拿著車牌號又去查詢車輛的購置單位,并通過那里的車主信息找到了這五位車主。
卷著高褲腿的傅師傅,顧不上擦渾身濕漉漉的雨水和汗水,高興地說著:“全搞定了,這下好了。”周圍的人都翹起了大姆指。
與此同時,福明家園社區(qū)的社工,到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中心為就餐的老人送餐上門。居家養(yǎng)老中心就餐的7位老人都在80歲以上,為了避免老人在風雨中行走,昨天中午,社工冒雨送飯。老人們拿到熱騰騰的飯菜,連聲說:“謝謝社區(qū)想得周到,這么大的雨為我們送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