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后到3月份,是寧波人力資源市場求職招聘的高峰期。昨天,綜合性招聘會暨江北區(qū)“春風送崗位”招聘會舉行,吸引了2000多人前來找工作。
記者觀察到,在昨天的招聘會上很多務工人員將“休息權”放在第一位,“工作是雙休還是倒班”、“加班頻率高不高”等問題頻繁響起,這與以往求職開口就問待遇明顯不同。
“你們做幾休幾的,法定節(jié)假日有休息嗎?”在一家電子公司攤位前,應聘者小朱對休假問得很仔細。
小朱是河北人,27歲,在寧波工作已經(jīng)5年多了,這期間娶了媳婦算在寧波落根了。因為公司去年效益不好,小朱打算跳槽了,但看新工作首選不是工資而是“休假”。
遇到合適的單位,小朱會在手機記事本上記錄單位名和放假方式。盤算哪些放假方式更合適。小朱說:“我習慣每年去外面旅行一次,對我而言法定節(jié)假日必須全休息。”
看到記者和小朱在聊假日問題,旁邊一名姓陳的求職者插話說,現(xiàn)在找工作光看收入肯定不行,他馬年的愿望是找份有雙休日的工作。
小陳今年24歲,此前跟著叔叔從貴州到鄞州一家具廠做打磨工,一個月收入有5000元,看著蠻高的工資,小陳卻表示不滿意:“我一天工作時間10多個小時,每星期休息1天,有時候連續(xù)2個月都沒有休息要不停干活。這樣算下來,還不如找份4000元左右,有雙休假期的工作劃算。”
在現(xiàn)場,不少企業(yè)招聘人員告訴記者,近期一些應聘者特別是20歲到30歲這個年齡段的,求職咨詢時很多人開口不只是問工資多少,還有休假、加班、宿舍、吃飯補貼等軟待遇。
記者了解到,因為熱衷問“軟待遇”的務工人員越來越多,企業(yè)招聘時都開始把“8小時工作制”、“彈性工作”、“帶薪放假”、“帶薪組織旅游”等曬在招聘海報上。
浙江永麒照明工程有限公司的工會主席劉曉紅說,這次來現(xiàn)場要招不少電工,因為這些電工會跟著項目走,業(yè)務淡季的時候不一定要坐班。彈性工作加上每年組織5天左右的帶薪旅游,吸引了不少務工人員。
對用工較多的制造企業(yè)而言,超時工作對招聘新員工造成阻力。北侖一家知名大型企業(yè)人力資源經(jīng)理戴先生說,不愿長期超時工作已經(jīng)不是寫字樓里白領的專利,在很多工廠80后、90后成為主力軍,他們抱怨、排斥加班文化,休息少加班多的企業(yè)招人會越來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