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AV网址|亚洲手机免费在线|最新av网址发布|67194成人草|在线国产视频91|一区二区无码竹菊|91国产精品综合|日本熟女综合视频|国产免费强奸视频|最近中文字幕99

寧波

首頁>地方頻道>寧波>社會

寧波一小伙專門網絡打假3個月獲利3萬多元

  方昌榮在網上購買的蘋果手機外包裝上無中文標注的出廠日期等信息,賣家提供的贈品是“三無”產品。

  “這是我剛買的兩個iPhone6 Plus手機,最高配的,但是因為賣家提供的贈品是‘三無’產品及手機沒有中文的出廠日期,因此可以認定為水貨?,F(xiàn)在,我已經在申請退貨退款的同時,并向賣家提出購買商品價款3倍的賠償,共計47187元,如果賣家不賠的話,我將到法院起訴。”前天下午,方昌榮來到本報社會新聞部,說起自己打擊網絡售賣假貨經歷。

  小方告訴記者,在過去3個月里,他通過打假的方式,已經獲利3萬多元。現(xiàn)在還有七八個官司在法院的受理之中,如果全部勝訴的話,最少可以賺近十萬元。“只要不違法,我會一直干下去。”小方說。

  打假起因網購被騙,發(fā)現(xiàn)“商機”

  小方今年30多歲,寧波人,在此之前,他也在實體店參與買假打假,在圈內小有名氣。

  說起打擊網絡售假的動機,小方告訴記者,緣于他在去年5月份的一次網上購物行為。當時,他買了一個某品牌的照相機鏡頭,當時賣家宣稱該鏡頭為全新現(xiàn)貨,保修一年,同類產品全國最低價,并承諾“假一罰十”。他收到鏡頭,拆封后發(fā)現(xiàn)該鏡頭沒有外包裝、中文標識、生產廠商名稱、生產地址、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等相關內容,懷疑該產品為“三無”產品。當天下午,他就向該賣家申請退貨,并要求賣家按照“假一罰十”的承諾賠償10倍貨款。但賣家只同意了退貨申請,沒有理會他的10倍賠償要求。隨后,他向法院提起訴訟,最后在法官的調解下,賣家賠了他3倍的購貨款。

  小方說,去年3月15日起實施的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加大第三方網購平臺責任,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依法要求賠償。該法第55條第一款還規(guī)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從中,也讓他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商機”。他在瀏覽一些購物網站時發(fā)現(xiàn),很多賣家出售的商品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由于網絡是虛擬世界,這些違規(guī)行為很容易讓人忽視,從此他就開始了打擊網絡售假行為。

  打假手段先知假買假,再向法院起訴

  目前,小方的打擊網上售假行為已經成功了好多起,基本上每次都有斬獲。小方告訴記者,他先找準賣家出售假貨的問題,然后再拍下來,收到貨完成交易后,他再向賣家提出退貨和索賠的申請,大部分賣家都同意退貨,而不愿意索賠,他在退貨的同時,一方面向市場管理部門投訴此事,另一方面,寫好訴狀將對方起訴到法院。

  據(jù)了解,小方并不是專業(yè)的法律人士,他的法律知識都是自學的,目前已經輕車熟路,這樣可以省下來一筆律師費。

  去年11月,小方看到一個賣家賣的某品牌手機是假的,因為價格和正宗品牌相差太多,于是他先花了一千多元將手機買下來,然后又向賣家提出索賠,賣家不同意。他將賣家起訴到法院,在法官的調解下,賣家賠了他兩倍的貨款。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小方在打假時所買的大部分都是數(shù)碼電子產品,因為這個領域魚龍混雜,山寨冒牌產品多,取證容易,賣家一般迫于壓力,愿意息事寧人接受調解。

  從小方提供的法律文書,記者發(fā)現(xiàn),在過去的半年里,他一共提起了十多起維權訴訟,案值都不高,基本上都以數(shù)千元為主,大部分都是在法官的調解下結案,賣家一般情況下都會賠他二到三倍的損失。他的這種打假行為,已經引起了一些賣家的注意,而不愿意將商品賣給他。為此,他注冊了十多個網名,有時候用身邊的朋友或親人的身份證注冊,這樣在起訴的時候更方便一些,同時也為了提高成功率。

  打假感悟網絡打假比實體店打假容易

  小方說,他之所以熱衷于打擊網絡售假,是因為比起實體店打假,打擊網絡售假行為相對容易些。“實體店打假要等到法院判決或者工商部門調解后,才能拿到錢,太占用資金。而網上的話,可以先行七天無理由退貨,然后再進行打假,不用占用太多的資金,同時賣家還怕差評或投訴等行為,還是有所顧忌的。

  小方還告訴記者,與實體店打假不同的是,網上打假,會得到執(zhí)法部門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以前在實體店打假,一些法官和工商執(zhí)法人員會質疑我這種知假買假的行為是沒事找事,或者質疑我消費者的身份,現(xiàn)在很少有人這樣子。只要我去立案和投訴,他們都會第一時間給予支持。”小方說。另據(jù)他分析,這可能是隨著電子商務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網絡購物的方式消費,所以大家對網上售假的行為深惡痛絕。

  但是,小方在打假時主要避開江浙滬的賣家,這樣做主要是考慮到安全問題,“這些地方離寧波太近了,我怕把人家搞急了,上門來尋仇,所以能避還是避開一些。”雖然如此,他還是受到了一些威脅,有的賣家打電話威脅他,他說現(xiàn)在有好幾部手機,換著用,如果是陌生號碼,他一般不接,同時也防止賣家用呼死你軟件對他進行騷擾。

  相關聲音有人支持有人質疑

  “我做這一切是為了更好凈化網絡購物空間,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果網上的賣家都遵紀守法,我也沒有必要再去打假了。”小方說。

  采訪中,有人對方昌榮的維權行為表示不理解,雖然動機是好的,但是卻浪費了大量的公共司法與行政資源,“知道是假貨,完全可以避免,如果有意為之,就是一種生意,與維權的初衷背道而馳!”采訪中,多名接受采訪的讀者說。

  就此事,記者采訪了寧波大學法院教授何永紅,根據(jù)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最高法院的解釋,“知假買假打假”行為并不影響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不管是在實體店購物,還是在網上購物,只要購物行為發(fā)生了,就應當認定為消費者,如果有證據(jù)證明商家售假,可以主張懲罰性賠償。“知假買假”不影響行為人主張消費者權益,并確認其具有消費者主體資格,對于打擊無良商家,維護消費者權益具有積極意義,有利于凈化市場購物環(huán)境。因此,對于知假買假打假者,社會應該用一種寬容的心理來看待。

  同時,何教授還認為,職業(yè)打假本身確實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對假冒偽劣的行為起到一種制約、遏制的作用,對于市場凈化也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職業(yè)打假也可能從另一方面產生一些道德風險或者其他市場秩序問題值得注意。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
664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