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春季,一到中午就容易犯困,對司機開車造成極大困擾。記者昨日從交警部門了解到,近日因“春困”導致的交通事故大幅增加,與其他季節(jié)相比,要增加好幾倍。交警表示,盡管“春困”難擋,注意些小細節(jié)就能提升行車的安全系數(shù)。
空曠道路上突撞護欄
昨天中午,鄞州永達路發(fā)生一起因“春困”引發(fā)的交通事故,幸虧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中午12點左右,在永達路由西往東方向(桑田立交橋不到),有一輛面包車撞壞了護欄。
現(xiàn)場,一輛浙B牌照的面包車正頂在機非隔離的護欄上,車頭前保險杠破損,右前大燈破碎,被撞壞的護欄足足有20多米長。車旁站了一名男子,約40歲,說車是自己開的,一臉驚魂不定。
經(jīng)檢測,男子被排除酒駕嫌疑。民警覺得納悶,此路段為雙向六車道,中間有綠化帶,道路條件是非常好的。再說出事故的時間段,車流量也不大,怎會突然撞上護欄?
“很困,眼睛一閉一睜就撞上了。”男子說,吃了中飯就趕路,在閉眼的瞬間,感覺人一下子“睡過去”了,然后方向盤一滑就撞上了旁邊的護欄。
翻查近日事故案例,因“春困”導致的事故有好幾起,損失都不小。前天中午12點20分,駕駛員諸某報警稱自己的依維柯微型客車撞到限高桿了,客車頂部整個被掀掉了。前天下午2點半,鄔師傅駕駛婚車,與前一輛婚車發(fā)生追尾事故,最終導致朋友的婚禮被耽誤。
白天兩個時段最易犯困
“春困來襲,駕駛人務必注意交通安全。”下應交警中隊徐警官提醒說,行車時昏昏沉沉、四肢無力的困乏感,會讓駕駛員的反應變遲鈍、動作不協(xié)調,遇到突發(fā)情況時應變能力下降,甚至做出錯誤的操控。更嚴重時,駕駛人直接睡過去,有1—2秒鐘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按60公里/小時的車速計算,1秒鐘車能開出17米左右,車速越快就越危險。
綜合路面巡邏及事故處理情況,每天中午11點—12點半,下午1點—2點,這兩個時間段最容易困乏。徐警官表示,其中重要的原因和吃飯有關,比如剛吃完飯就開車,血液都跑到胃部去支援消化了,大腦供血不足,容易滋生睡意。而餓著肚子開車,就會感覺乏力。
緩解春困的六點建議
那么,遭遇“春困”該怎么辦呢?徐警官給了六點建議。
一是保證良好睡眠,加強體育鍛煉。二是科學飲食。清淡、新鮮、易消化的食物是最佳選擇,盡量不要飽食,否則,人就容易有疲勞感。三是避免疲勞駕駛,尤其是長途司機。四是行車時盡量少開空調,最好是打開車窗保持車內(nèi)空氣清新??稍谲噧?nèi)準備巧克力、薄荷口香糖、風油精等。五是開車不吸煙。煙霧中的尼古丁在初期雖能提神,但在后期會起到抑制作用,逐漸降低人的注意力,而且煙霧中的一氧化碳也會造成人體缺氧而導致困倦。六是有意識地變換車速,改變行車節(jié)奏,因為單調的車速及單調的風景是困乏的誘因。在行車道路選擇上,不妨找一些景色多變、花紅柳綠的道路來行駛。這樣心情也好,而視覺上的變換刺激也讓駕駛員不易疲勞。